四川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6號獸舍里,飼養(yǎng)員小李和小徐哼唱著閩南歌《愛拼才會贏》,16號大熊貓坐在地上漫不經心地吃著竹子,不時晃動幾下腦袋,傾聽這不太熟悉的歌聲;19號大熊貓則抱著小李的大腿,半立身子憨憨地望著小李。這對大陸同胞贈送給臺灣同胞的大熊貓正以這種方式“學習”閩南話。
飼養(yǎng)員李果笑著說:“16號進步快些,最近我們用閩南話呼喚時,這‘丫頭’開始有反應了。19號則有些淘氣,‘學習’不認真,總抱著我們玩!
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李德生介紹說,大熊貓居住地改變后,除了要適應當地的氣候、地理環(huán)境外,還要適應當地的語言環(huán)境。國家林業(yè)局宣布將16號和19號大熊貓贈送給臺灣同胞后,工作人員對它們的飼養(yǎng)煞費心思。為使它們定居臺灣后,盡快適應未來的語言環(huán)境,飼養(yǎng)員小李和小徐已開始學閩南話、唱閩南歌。如今,在這對大熊貓的圈舍里,經常會傳來小李和小徐哼唱的歌聲。
臥龍中心近年來在飼養(yǎng)中提出了“愛心”飼養(yǎng)的理念,不只是從生理上更從心理上來關愛它們。這要求飼養(yǎng)員在與大熊貓親密接觸時,一般要蹲下身來。對幼體大熊貓,飼養(yǎng)員有時會匍匐在地,以求達到眼睛平視交流的最佳效果。為讓大熊貓熟悉自己的聲音,他們會長時間說話給大熊貓聽,還要給它們唱歌,把愉悅的心情傳遞給大熊貓。
自7日雙雙入住“愛巢”后,大熊貓16號和19號這對“小情人”可謂夫唱婦隨,過著和睦相處的幸福生活。在圈舍里,時?梢娝鼈円磺耙缓蠡ハ喔S,或是走到一起說“悄悄話”,或是不停親昵。它們經常嬉戲玩耍,甚至還做出一些成年熊貓的親熱動作,惹得工作人員笑稱:太早了嘛,還沒成年就知道談情說愛了。
這對“小情人”別墅式的“愛巢”總面積約600平方米。“臥室”與一個運動場相連。運動場內新搭建了木架、假山、水池等設施。
李德生說,臥龍成立了一個專門小組負責照料這對大熊貓。專門小組有營養(yǎng)專家、獸醫(yī)師和兩位飼養(yǎng)員及管理人員。飼養(yǎng)員是從小把它們帶大的李果和徐婭琳。營養(yǎng)專家負責為其量身制訂飼養(yǎng)方案。和其它大熊貓一樣,這對大熊貓每天除保證有新鮮的竹子外,還有牛奶、特制的營養(yǎng)餅干、蘋果等。
大熊貓19號和16號的外號分別為“小乖乖”和“黃毛丫頭”。雄性大熊貓“小乖乖”出生于2004年9月1日,體重46公斤,系歸國大熊貓“華美”的后代。雌性大熊貓“黃毛丫頭”出生于2004年8月31日,體重48公斤。因毛色是獨一無二的偏棕褐色,當選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一枝花”。
國家林業(yè)局發(fā)言人本月6日宣布,大陸同胞把這對大熊貓伉儷贈送給臺灣同胞,等到時機成熟,它們將共赴臺灣,擔負起在臺灣繁衍子孫后代的使命。(來源:新華網;記者馮昌勇 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