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十月八日電 題:老廣交口述親歷史
中新社記者 陳國華
五十年,一百屆,伴隨著廣交會的“長大”,其間有無數(shù)的人親歷了廣交會,也有數(shù)不清的人為廣交會服務過。在百屆廣交會即將舉辦之時,記者采訪了幾位“老廣交”,他們口述歷史,見證了廣交會百屆的誕辰。
“試水”之旅成功 廣交會應運而生
何耀彬老人,向記者講述的是籌辦廣交會前身的故事。何老,八十二歲,參與籌辦了廣交會的前身——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在秘書科任科長。
何老稱,在第一屆廣交會舉辦前的一九五四年和一九五五年,廣州就連續(xù)舉辦了兩屆“華南物資交流會”,增加了出口貨源,擴大了外銷。
一九五六年,廣東省外貿局向中央建議,在廣州舉辦一次全國性的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何老就是這個展覽會最初的籌備小組成員之一。
據何老稱,當年十一月十日,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隆重開幕,會期長達兩個月,匯集了當年中國主要出口商品近萬種,各個交易團與數(shù)十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五千多名客商達成五千萬美元的交易。
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成功舉辦的試水之旅,為廣交會的誕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一九五七年春天,第一屆廣交會應運而生。
特定年代 革命語錄滿天飛
七十二歲的李仁杰,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廣交會宣傳部負責美術設計工作。據李仁杰稱,文革時期,中國對外的窗口——廣交會也如政治的風向標,處處體現(xiàn)特定時代的特色。
當時的廣交會展館,各種語錄、標語滿天飛,宣傳工作上要求時時處處事事體現(xiàn)毛澤東思想,突出毛主席的光輝形象。在一九六六年的秋交會閉幕后,工作人員從廣交會展館內收回了二千六百多幅大大小小的語錄牌和四百多幅領袖的畫像、照片。
一九七四年廣交會喬遷新館,流花路新館樓頂放置了一塊長達五十米的標牌,上面寫著“沿著毛主席革命路線勝利前進,全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而如今,已被應時的商品廣告取而代之。
標牌的變遷,見證了時代的變化,也見證了廣交會的變遷。
非典時期的春交會 萬無一失
伍明光,原廣交會廣東代表團團長,與廣交會結緣三十多年。二00三年春交會正值非典時期,廣交會是否停辦,多方爭執(zhí)不下。最終的決定是,做好一切防御工作,確保萬無一失,廣交會如期舉辦。
據伍團長稱,當屆的廣交會,展館里很冷清。不光外國人對非典有戒心,連廣交會的工作人員也很擔心。有個外省的公司,已經拿到參展攤位了,卻打電話問廣東團要不要,愿意無償送給廣東團,他們不派人參加廣交會了。
伍團長稱,事實上,廣交會組委會沒有為了堅持辦下去而盲目工作,而是把各種防范非典的措施做到百分之百。最后的結果皆大歡喜,沒有來賓和工作人員因為參加交易會而染上非典的。
三位老廣交,講述了不同時期的廣交會。與他們交談,最大的感受是,當他們回首歷史,自豪曾身在其中;當他們感受現(xiàn)在,驕傲于廣交會今天的成就;當他們展望未來,祝福廣交會一路走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