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年代的北京,請人看戲和請人吃飯,幾乎是同樣莊重而又盛行的待客禮遇。那時,請人看戲,大多是在廣和樓、廣德樓、華樂、三慶等戲園。
戲看多了,不但熟悉了演員,慢慢地也知道了戲曲教師、戲曲編劇的名字,筆者“認識”翁偶虹,就是那時開始的。
翁偶虹出身于北京的書香門第,幼時就嗜劇成癖。14歲投稿《黃報》,為程硯秋演出的《文姬歸漢》作序。序文不但文采飛揚,而且評述得體,以髫齡童子而論大師之藝,一時劇壇轟動,內(nèi)外行人驚為“神童”。
稍長,翁偶虹更潛心鉆研,心注戲內(nèi),文凝筆尖,開始了編劇生涯。他為程硯秋編寫的《鎖麟囊》,通過幾戶人家富貴貧窮的變化,寫盡世態(tài)炎涼,倡導友善相處。一經(jīng)演出,成為程派名作。為李玉茹、儲金鵬、王金璐等編寫的《鴛鴦淚》,通過周仁夫妻誓死抗暴的故事,謳歌舍已助人,鞭撻邪惡勢力,戲演到周仁獻妻時,真有“臺上一人啼,臺下千人淚”的悲劇效果。還有為宋德珠編寫的《百鳥朝鳳》;為李少春、袁世海、葉盛蘭等編寫的《百戰(zhàn)興唐》;為李玉芝、李玉茹、張玉英等編寫的《鳳雙飛》等等,都不落俗套,各具特色,獲得“翁劇”的美譽。
翁偶虹既是編劇家,又是戲曲教育家。他在中華戲曲專科職業(yè)學校供職10年,曾任學校戲曲改良委員會主任并兼授文化課。在學校中,他或編劇,或?qū)а,或授課,或解難,成了眾人景慕的博學顧問。戲校的“德、和、金、玉、永”幾科學生,都得到他的絳帳春風。1940年,戲校被迫解散,一群學生身懷絕技卻獻藝無門。翁偶虹只身闖進梨園公會,要為學生組班,幾經(jīng)口舌,終于成立了以李玉茹、王金璐、儲金鵬為中堅力量的“如意社”和以宋德珠為首的“穎光社”。兩社陣容齊整,英氣逼人,北演燕京,南下上海,一時名噪京滬。應(yīng)該說,翁偶虹既以嚴師雨露滋潤于先,又挺身組班提攜手于后,很有些伯樂之功。至今,在大陸的傅德威、李和曾、王金璐、李玉茹等,有“臺灣金少山”之稱的名花臉高德松,在美國的白玉薇,在日本李玉芝等,當是不會忘卻這位師長的。
日前,友人帶來內(nèi)地出版的《翁偶虹戲曲論文集》,書中,翁偶虹以如椽之筆,描寫了楊小樓、郝壽臣、高慶奎、程硯秋、馬連良、李少春等諸多名家的藝術(shù)生涯。讀之,深感翁之文筆愈顯老到,記述愈見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