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jīng)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廣告服務 |
|
香港回歸五周年:李樂詩:有目標,所以精彩 2002年06月15日 07:59 中新社香港六月十四日電題:李樂詩:有目標,所以精彩 中新社記者盧峰 “與其渾渾噩噩一日,為何不活得精彩?”曾經(jīng)去過十五次“三極”的著名探險家李樂詩如是說。 李樂詩是首位踏足“三極”(南極、北極及珠穆朗瑪峰)的中國女性,雖然身處極地有孤寂和難捱的時候,但她仍然“不想離開”,更希望把極地的“樂趣”帶給年輕一代,她的理想目標是,讓香港社會更重視科學研究。 “今年八月一日,我將帶十名大學生到北極去,進行為期三個星期的研究課程,內容包括海洋、冰川、地質、生理、心理測試、極地法律等,讓年輕人放眼世界,播下科學種子,對香港未來發(fā)展作出貢獻。” “每年我都會去香港學校舉行講座,學生都很向往當科學家,想到南極走走逛逛,可是聽了科學家的苦況,也可能是受家庭教育的影響,一百人最多只有四個人舉手愿意當科學家。但只要有一個人愿意,香港都會因此而受益。”李樂詩語調平和,沒有遺憾,只有盼望。 李樂詩說:“我贊賞舉手的學生夠勇敢、有志氣,但對于未有舉手的,我也欣賞他們珍惜生命!敝灰松心繕耍魏稳硕伎梢曰畹镁。 香港回歸以來,李樂詩一直參與推動極地科學的工作,九八年就曾經(jīng)帶過兩名學生到北極考察。她很欣慰地告訴本社記者:“中國在南極已成立了兩個考察站,去年北極也有了第一個站,進行為期三年的科學研究。何建宗成為極地實驗站的香港第一人,我們應該為此感到驕傲! 更令她感到欣慰的是,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香港市民對“南北兩極”已不再感到遙遠,多了重視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風霜并沒有在李的臉上留下痕跡,“冬菇頭”的發(fā)型反而顯出了她的“平凡”。對于醉心極地的李樂詩來說,每一次旅程都是難以忘記的:“我遇過大風暴、冰崩,也曾在冰海上飄流,更有隊友患上高山癥瀕臨死亡邊緣。我認為人生旅程中總有危險。我有正確的目標,我會堅持! 李樂詩自從一九九七年六月十二日成立“中國極地博物館基金”以來,一直夢想著建立“香港極地博物館”,盼望著極地科學能夠在香港落地生根。她說,博物館除了可以傳播極地考察的科學意義之外,還能夠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同時也可以成為世界各地科學家交流研究的地方。“雖然我知道這非旦夕能夠成事,但我會努力,希望有企業(yè)能夠伸出援手,我想一定能夠成功的! 在李樂詩心目中,人生非常短暫,必須活得精彩!叭松呤辏喈斢诙f五千五百五十日,三分之一用在睡覺,三分之一用在逛街、煮飯、拍拖、不開心等瑣碎事情上,我們實際只有三分之一時間是在學習和做事。在這余下的八千多日中,我們要學習、要發(fā)展事業(yè),只有很少回饋社會的時間! “有大學生聽了我的理論,第一次在大學宿舍嘗到失眠滋味,后悔沒有珍惜短暫的學習時間。五年前,我參與了回歸盛典,見證著歷史一刻,我感到很榮幸。轉眼間,五年快過去了,我希望有生之年看到極地博物館的落成”。李樂詩對目標執(zhí)著的追求溢于言表。 李樂詩表示,中國的極地科學家待遇并不高,工作、生活條件艱苦,但是他們熱愛工作,有目標,有理想,所以活得精彩。最后她幽默地對記者說:“我是小人物,您要以訪問大人物為目標!(完)
|
|||||
|
新聞大觀| | 中新財經(jīng)| | 中新體育 | 中新影視| | 中新圖片| | 臺灣頻道| | 華人世界|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供稿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
|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帽揪W(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