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工行網銀U盾,代小姐熟練地將一筆明天需要用的裝修款從工行某短期債券型理財產品賬戶上贖回到活期賬戶,購買這個產品不到一個月,利息收入已超過了200元。代小姐介紹,閑置資金只要在網上“做點小動作”,就可以獲得比活期賬戶高5倍左右的利息收益。她所謂的“小動作”,是指在網上簽訂一個“超短期高收益理財產品”的合約,將閑錢放進去。要用的時候,提前在上班日從網上贖回,當天或者第二天就能到賬!安恍枰ャy行柜臺人員那里做風險測試、排隊、簽字,在網上花一分鐘就搞定!
工行深圳分行李小姐表示,由于時間成本低,各銀行推出的網銀理財受到廣泛歡迎,產品也從以前簡單的短期收益類擴展到證券、期貨、黃金、外匯、保險等。根據(jù)金融領域的第三方認證機構———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發(fā)布的最新“2009中國網上銀行調查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2009年個人網銀用戶比例為20.9%,比2008年增長了2%。在希望使用個人網銀投資理財功能的潛在用戶中,基金產品的購買預期最高,用戶比例為51.1%;其次是保險,用戶比例為40.4%。
網銀理財是把“雙刃劍”
和很多逐漸依賴上網銀的快捷與簡便的用戶一樣,幸小姐并沒有留意,她所購買的超短期高收益理財產品合約條款上有一段文字:“本產品為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本產品的任何預期收益、預計收益、測算收益或類似表述均屬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用語,不代表投資者可能獲得的實際收益,亦不構成銀行對本理財產品的任何收益承諾!
這意味著她“5倍左右”的預測利息收益,有可能會變成負收益。對此她表示,合約寫著這項明募集計劃主要投資國債、央行票據(jù)、政策性金融等保本型風險很小的產品,一般不會虧損的。
代小姐炒過幾年股票,對資本市場有所了解。根據(jù)她自己在銀行網站上做過的風險測試,她屬于保守型投資者,因此購買這種超短期是合適的。但是,不少風險偏好大的進取型投資者就未必有這么理智了。
據(jù)了解,在網銀理財產品投訴領域,很大一部分就是未經過專業(yè)人士指導的銷售錯配———不合適的產品被不合適的人買走,因損失過大而產生糾紛。還有就是在消費者購買網銀理財產品時,銷售者一味夸大收益而有意無意隱瞞潛在風險,最終因虧損而產生糾紛。這也是網上金融產品至今未被監(jiān)管部門完全放開的原因。
2009年,深圳保險同業(yè)公會就曾要求消費者在購買投資類保險產品時,需要親自到銀行抄寫“風險提示書”并簽字,以此降低誤導消費的投訴率。在證券市場,普通開戶項目必須投資者本人親自到場。2010年2月22日,股指期貨正式啟動,監(jiān)管部門除了對開戶者要求需具備50萬元“雄厚財力”、參加過期貨業(yè)專業(yè)培訓,參加過股指期貨仿真交易,無證券行業(yè)不良記錄等眾多條件之外,還規(guī)定了投資者的筆試須達到70分以上。
今年6月網銀或“互聯(lián)互通”
銀行業(yè)和證券市場以網上銀行和交易系統(tǒng)為紐帶,形成了一個看不見的金融市場區(qū)域。證券市場上,用戶通過使用通過銀行第三方存管和網上交易軟件,進行轉賬、申購、贖回、股票買賣等交易,都在一個虛擬的場所完成。
如何維護虛擬市場的非現(xiàn)場交易的公開、公平、公正?早在1998年,銀行就自下而上地提出過電子銀行的監(jiān)管要求,近年監(jiān)管部門對證券期貨公司信息化水平的要求也逐年增長。
年初,來自央行的人士透露,今年6月份網上銀行互聯(lián)平臺有望建成試用。該系統(tǒng)上線后,登錄一家網銀可操作其他銀行的網銀業(yè)務,網上銀行“互聯(lián)互不通”的現(xiàn)象將不復存在。
安全性也是網銀用戶和商業(yè)銀行重點關注的問題。尤其是網上銀行的金融認證。據(jù)悉,目前央行正和工信部合作,對具有官方背景的金融認證機構———CFCA(中國金融認證中心)進行調研,將從準入、審計方面對其加強規(guī)范。同時,央行還將對銀行提出安全技術管理要求,并逐步上升為行業(yè)標準,建立專業(yè)的評測隊伍,每年對銀行進行檢查,形成年檢制。
記者觀察
網銀時代安全至上
如果說銀聯(lián)和信用卡把人民群眾帶進了“血拼不見血”的時代,網銀則讓更多人遠離銀行,改變了銀行門口排隊的消費現(xiàn)狀。在不以“腰纏萬貫”為時髦的年代,我們的生活與現(xiàn)金流越來越遠,而與電腦為伍的時間越來越多。
往年消費者委員會接到的投訴銀行等金融機構電話中,排隊插隊、上班太晚下班太早等內容不占少數(shù),而今年,打開各種維權網站,對網銀不滿的聲音不絕于耳。
網銀投訴的焦點,可歸納到安全問題上來———黑客入侵、操作漏洞、系統(tǒng)崩潰、密碼被看、銷售誤導,都涉及到資金安全的問題。根據(jù)CFCA電子銀行研究中心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不準備開通網上銀行的人,67%認為網銀是不安全的。形成這種觀點的主要原因是對網上銀行安全手段不了解和相關負面報道。
似乎一旦涉及到錢袋子的工程,人就特別容易沒有安全感。怎樣才叫安全?銀行說我們已經為用戶設置了8道密碼鎖、5大“貼身保鏢”,為什么客戶還是不放心?殊不知,安全感的問題屬于消費意識問題,一年半載恐難解決。
上述調查還顯示,在準備開通網銀的個人中,以年輕(25歲以下占40%以上)、低收入(月收入3000元以下占79%)人群為主?磥,年齡小、錢包癟(至少目前)的人更容易接受網上金融生活。
另外一個對金融機構有利的趨勢是,新一代的年輕人普遍比傳統(tǒng)的上一輩擁有更多安全感。由此,銀行要想擴大未來的業(yè)務領土,除了努力消除負面報道、完善業(yè)務種類外,還得耐著性子慢慢地培養(yǎng)一批中小用戶群,雖然不少銀行經常用“小額賬戶處于虧損邊緣”的理由來掩飾他們嫌小愛大的傾向。
-安全貼士
針對網上使用銀行、證券賬戶的風險點,業(yè)內人士提示:
1.不要通過搜索引擎找網址。登錄網上銀行和下載交易軟件時,盡量不要使用任何不可靠的鏈接方式,例如不要通過搜索引擎找到的網址或其他不明網站的鏈接途徑進入,因為很可能進入模仿網站。
2.管好密碼。選用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電話號碼等作為支付、轉賬密碼是很傻的做法。建議在不同的電子渠道上使用不同密碼;對不同的銀行或證券賬戶盡量設置不同的支付密碼。
3.做好記錄。在進行網上交易時,要對錄入信息(賬號、代碼、金額等要素)進行仔細核對,做到“一慢、二看、三仔細、四清楚”。即“錄入信息時要慢”、“按鍵時要準確查看”、“對錄入的信息核對要仔細”、“對反饋回來的信息要記錄清楚”。
4.管好證書。應避免在公共場合(如網吧、機場)和公用計算機上使用網上交易系統(tǒng),防止數(shù)字證書等機密資料落入他人手中。業(yè)務辦理完成或中途有事離開座位,要及時退出頁面。
5.安裝軟件。不要輕信所謂“系統(tǒng)維護”提示,避免下載安裝來路不明的程序。同時,要為電腦安裝防火墻程序,防止個人賬戶信息遭到黑客竊取。此外,建議大家安裝防病毒軟件,并經常升級。(記者潘玉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