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經(jīng)濟新聞 |
2009年走到了尾聲,市民也開始盤點一年的收支情況。中國社科院公布數(shù)據(jù)顯示,2009年中國城鎮(zhèn)居民收入增長了10%;廣東省統(tǒng)計局公布的前三季度城鎮(zhèn)單位職工平均工資同比增長10.8%。可在國家統(tǒng)計局調查隊舉辦的“居民家庭投資心態(tài)調查”中,只有6.3%的人表示今年自己的工資增長了。那么,2009年,城市居民的收入到底如何呢?
我們在此時刻,請來了三位大城市中的普通居民,讓他們回首一年的收入點滴,談談自己的具體感受。
今年收入:約15萬元
物價感覺:蔬菜肉類價格上漲,房價直線上升
醫(yī)院醫(yī)生:工作收入增長11%
董女士:我今年45歲,是一家中型醫(yī)院的醫(yī)生。我這一年收入大約有15萬元。其中,基礎工資6萬元;公積金大約2.5萬元。此外,夜班補助等方面收入2.5萬元。最后,年底還有2萬元的獎金。
在投資收入方面,由于今年股票市場比較好,我年初購買的基金帶給我大約2萬元的收入。
相比之下,2008年我的收入大概是9.2萬元,2007年則是11萬元。我今年的收入比2008年增長了63%,幅度似乎很高。但其實主要是2008年我在基金上虧了2.5萬元。除去股市收益,我今年收入增長了11%,主要是因為醫(yī)院效益比去年好,獎金收入與各類補助有所提高。
作為三口之家的主婦,我感覺周圍的物價上漲比較明顯,多收入一兩萬元似乎對生活沒有太大的促進。首先是蔬菜肉類的價格上漲了,去年每月花費一千五六百元,就能應付家里的伙食費,但現(xiàn)在每月都要花費2000元以上。
我們一家三口住在一套90 平方米的商品房里10年了,本來計劃換套大的,但房價直線上漲,只好作罷。我整體的感覺是,收入增加了,能買的東西卻少了。
今年收入:21.6萬元
物價感覺:房價太高了,買不起
外企白領:全年收入增長5%
小飛:我今年27歲,是某世界500強在華分公司的員工。我工作快三年了,自畢業(yè)后就在這家IT企業(yè)工作。今年收入大概是每月稅前1.8萬左右,包括工資、獎金和股票在內(nèi),盡管有股票,但這部分可以忽略不計,工資、獎金和股票收入的比例大致為9:0.9:0.1,整體來看,全年收入21.6萬元,和去年相比,增長了5%。
作為外地來的單身漢,我在租房和吃飯上的開銷都很大。我對自己的收入和物價,其實并不滿意,收入當然是多多益善,物價呢,主要是房價,太高了,買不起,要說購房計劃,起碼得在未來5年左右吧。其他的物價水平,也還好吧。
今年收入:大概4.1萬元
物價感覺:周圍大件商品都在提價
國企工人:收入降2.3%
黃師傅:我今年38歲,是廣州市某國有企業(yè)模具工,2009年收入大概4.1萬元。其中2.64萬元是固定工資收入,在總收入中占64%。另外,有6200元的公積金,大約2400元的生活補助,剩余的6000元就是獎金了。
與去年相比,我的收入大約減少了1000元;但與2005年~2007年相比,收入減得更多,大約減少了10%~15%。那幾年,由于企業(yè)高速發(fā)展,獎金收入很高,每個工人到年末都可以分紅,一年獎金加起來,總能超過1萬元。
收入減少了,我當然不太滿意。但經(jīng)濟不景氣,企業(yè)收入減少,又有什么辦法呢。說句實在話,我覺得即便今年工資沒減少,也于事無補,因為周圍“大件”商品都在提價,比如說這個月,我們家的熱水器要換臺新的,去商場一問,清一色一千元以上的,早幾年那種四五百元的找也找不到,只好去舊家電市場掏貨回來自己安裝。但其他方面感覺變化不大,比如日用品價格升升跌跌,這幾年變化不算大,甚至豬肉還便宜了,但要想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并不容易。
記者分析
收入概況:
獎金提高促收入增加
從幾位市民的收入情況來看,收入增長仍是大方向,多數(shù)都表示,整體收入明顯提高,多在5%~10%之間,甚至有的市民收入提高了一兩倍。經(jīng)濟回暖、企業(yè)經(jīng)營向好是市民們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其中工資部分多無明顯變化,與企業(yè)效益掛鉤的獎金部分多有突飛猛進的增長,比如某周刊廣告銷售程先生今年就收到了16萬元的獎金,而在去年這是想都不能想的事情。
不過,我們必須看到的是,城市中依然有黃先生這樣收入減少的工人階層,他們就職的生產(chǎn)型企業(yè)依然沒有全面回暖,未來的生活壓力依然很大。
物價感受:
對收入的滿意度下降
雖然市民的收入增長,但由于房價飛漲、商品提價等原因,多數(shù)人對于2009年收入的滿意度卻普遍下降,整體的感覺是收入所能購買到的商品越來越少了,錢越來越不夠花了。
對物價上漲的感受細節(jié)則因人而異,中年人感覺日用品、食品、家電提價迅速,年輕人感覺買不起房,收入增長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增長的速度,同樣在領工資,卻是“冷暖自知”。(井楠、黎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