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帶來的百姓理財投資熱潮,針對普通百姓的非法集資案件呈多發(fā)態(tài)勢。今年7月24日,自詡為“股民保護神”的“帶頭大哥777”王秀杰被吉林省長春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非法經營罪批準逮捕,一個以網絡炒股博客為載體進行非法集資的“暴富神話”徹底破滅,受害股民超過900人,涉案金額達上千萬元。8月,公安部就“東方股王”、“帶頭大哥777”等6起社會影響惡劣、涉嫌犯罪案件的偵辦工作作出部署協(xié)調,以遏制該類犯罪活動發(fā)展蔓延和危害加重的勢頭。這些案件發(fā)出一個明顯的警示信號,如今的非法集資案件不但數量急劇增長,而且出現了新的發(fā)展態(tài)勢:以網絡為載體;以投資、股票、基金等百姓新型理財方式為主要目標。
網絡成為欺詐型犯罪的“新式武器”
近兩年來,我國股市繁榮,民間投資熱情高漲,欺詐型網絡經濟犯罪也出現了高發(fā)態(tài)勢。所謂欺詐型網絡經濟犯罪是指利用計算機信息網絡,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以欺詐手段騙取他人或國家合法財產的一種犯罪形態(tài)。目前,網上非法集資以及非法證券交易等虛假貿易活動最為典型,而且花樣頻頻翻新,讓人防不勝防。
今年7月初,吉林省破獲的“帶頭大哥777”王秀杰非法經營證券業(yè)務案,就是一種新型涉眾型經濟犯罪形式。其實,目前在網絡上,各種證券咨詢服務網站層出不窮,他們都通過網絡發(fā)展所謂的會員,非法向公眾推薦股票,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業(yè)務,并收取一定費用。可事實上,他們并不能保證自己推薦的股票就一定能賺錢,在股市指數持續(xù)上漲的“牛市”階段,也許還可以“忽悠”過去,可一旦出現問題,這些“咨詢公司”決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如果說利用互聯網進行非法證券業(yè)務還要假借“咨詢”名義,那利用網絡進行傳銷和非法集資犯罪的危害性就更嚴重了。
2006年5月,犯罪嫌疑人付強等人在吉林市注冊成立了吉林市易度亞興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并建立易度亞興電子商務網站,以“網上購物,儲值消費”的名義吸引眾多消費者投入資金。其融資方式為:每位消費者每投入1000元(該公司稱為一單),公司每月返利300元,共返一年,并給100元的產品;每介紹一單投入,公司返給介紹人100元。短短4個月,共吸引170余人投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90余萬元。目前,付強等已經受到法律制裁。
日前,浙江杭州市也破獲了一系列利用互聯網實施的集資詐騙案。2006年底開始,杭州市臨安地區(qū)出現了利用互聯網、通過類似傳銷手段實施危害群眾利益的經濟犯罪活動,杭州多個城區(qū)、縣市均有群眾因參與某些網站組織的所謂網上基金投資活動而被騙。
據杭州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犯罪團伙中的網站設立者先租用外國的數據庫空間,編制進行詐騙活動的網絡軟件,虛構外國的或者科技等方面的所謂“基金”,設定好理論上能計算出高贏利的多種投資方案供市民選擇,進而騙取投資者的信任,而到了一定的時間、騙取了一定資金后就會突然消失。
犯罪分子盯上股票、基金等新型理財方式
這些在網絡上興風作浪的“帶頭大哥”們究竟是如何營造騙局的呢?
2006年12月初,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帶著其雇用的專門寫軟件編程序的閆某到杭州,開始編制“網上基金”軟件,虛構了“美國科技基金”程序進行集資詐騙。他們花了2955元,到上海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租用美國亞特蘭大數據中心的空間,考慮到人們對美國和科技的崇拜和信任以及2006年國內股市、基金的賺錢效應,就利用該空間虛構了“美國科技基金”。
王某某等人的操作過程其實很簡單,但邏輯嚴密:第一步,上層犯罪組織人策劃開網站,成立公司,公司的登記地在境外;第二步,設計“投資”方案,吸引投資者投錢;第三步,要求投資人將一定數額的人民幣換成美元交給聯系人,由聯系人匯入其指定的賬戶,然后返還數額不等的投資款和收益;同時,中間層人員加大宣傳力度,吸引大量底層群眾投資;第四步,以種種理由停止返還投資款和收益,一段時間后關閉網站,攜款潛逃。
根據警方調查,僅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徐某就在浙江杭州、寧波、紹興、嘉興等多處發(fā)展下線達200余人,涉案金額800余萬元,除用于“返利”200萬元外,實際騙取600余萬元。今年1月27日,為蒙騙投資者,王某某等人發(fā)布了假冒的“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聲明”,停止網上申請返利,3月初關閉網站。
據杭州市經偵支隊有關負責人分析,犯罪分子在行騙過程中,迎合公眾投資獲利需求,通常許以投資者高于金融機構幾倍、十幾倍的收益率,誘惑公眾投資;為達到誘騙更多的投資者加入的目的,先期往往按約定支付高額利息,待參加人員眾多后以種種借口推遲支付利息,直至攜款潛逃。同時他們還善于利用陌生投資載體蒙騙群眾。犯罪分子為增強騙局的可信度,往往以投資證券、托管經濟造林、或加盟連鎖和電子商務等新型經濟形式為載體,以利潤高并且有政策鼓勵為借口,歪曲事實、偷換概念,騙取百姓信任。
此外,集資詐騙中相關資金多被用于彌補詐騙過程中形成的巨大資金漏洞或被轉移、揮霍,大多難以追回;這種新型網絡犯罪手段得逞后,往往迅速在全國各地被復制和蔓延,為各方不法分子所利用。
警方忠告:切勿輕信“天上會掉餡餅”
當前,受人民幣升值、物價上漲、我國經濟持續(xù)高速發(fā)展、股市和基金投資熱等影響,群眾投資理財熱情很高,然而警方提醒大家,希望大家重視對投資行為安全性的評估,特別是網絡投資。
杭州市經偵支隊有關負責人認為,群眾應該區(qū)分正常投資與違法行為,選擇正規(guī)的投資理財途徑,提高對非法集資、傳銷、非法證券、非法基金活動等違法行為的鑒別能力;切勿輕信“天上會掉餡餅”的謊言,不要盲目相信“高額回報”、“無風險”、“保本付息”等承諾而因小失大。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要輕信任何關于財富的神話。這些所謂的投資理財產品大多是以高額回報吸引投資者,用后來人的錢給前一批投資者發(fā)紅利,拆東墻補西墻,一旦資金鏈斷裂,最后的投資者必將血本無歸。
廣大網民要慎對電子商務,對于自己沒有把握的投資形式,可向相關部門咨詢后再作決定,避免上當受騙。對于準備投資的新型經濟形式,要了解并掌握相關行業(yè)知識,了解風險及投資運作過程,不盲從、不輕信,不輕易將資金交給自己并不了解的投資發(fā)起人。一旦發(fā)現相關涉嫌犯罪線索,要積極向公安機關舉報或報案,協(xié)助公安機關開展工作,努力挽回經濟損失。(記者 方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