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基金的發(fā)行、老基金的拆分和券商理財產品接踵而來,給投資者提供了大量的可選擇的理財產品,但是投資者對這些理財產品的行為方式頗有意思,當下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有下列幾個誤區(qū):
第一,按面值銷售的理財產品依然受市場的青睞,F行的新基金都是按面值1元銷售的,老基金通過拆分、封閉式基金通過“封轉開”也都將銷售價格回歸到1元面值上,盡管各家基金公司一再告誡投資者,1元面值的基金不等于沒風險,不等于價格便宜,那些凈值已達2、3元的老基金的質地也并不比1元1份的基金差,但投資者對按面值銷售的基金依然情有獨鐘。有相當一部分基民是按這樣的思路操作的:以1元面值買入新基金,當凈值升到1.10元之時贖回,獲利10%,然后繼續(xù)尋找1元面值的基金購買;當基金跌進面值時就放著不贖回,跌到0.90元時再繼續(xù)打折購買,直至盈利后才拋出,這就是基金為什么套牢了反而贖回的人少了的原因。
第二,銀行理財產品的零收益和虧損引發(fā)爭議。做股票的人對股票的套牢和基金的虧損已經習以為常,那么多年下來,投資者的心態(tài)已經修煉得蠻好了。但現在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幾乎都是初入市場的“菜鳥”。近期,有相當一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特別是做QDII的理財產品發(fā)生零收益甚至于虧損,這些投資者就受不了了,紛紛提出異議,其實,在這些理財產品的合約中對風險已經做了揭示,任何投資都會有風險,但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反應就比較強烈。看來,投資者教育的范圍不僅是對證券投資者而言的,對銀行產品的投資者也應該進行風險教育。
第三,對券商理財產品的分成投資者頗有微辭。在各種理財產品中,券商的理財產品是分成比例較大的產品。最早發(fā)行的券商理財產品分成比例高達50%,即賺來的錢券商要拿掉一半,但這種理財產品對投資者也進行了風險鎖定,券商自己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認購,如果最終理財產品發(fā)生虧損,先扣掉券商的資金,即先虧券商的,然后大家按比例分擔,盡管最終沒有一家出現這種情況,但風險和收益的分擔約定還是很公平的。那時市場在1500點左右,在弱勢市場中,人們還是接受了這種分配比例,現在市場好了,機會也多了,券商理財產品的分成比例也下降到20%-30%了,但投資者還是接受不了這種分成,憑什么要分那么多給券商?其實,這種心態(tài)大可不必,做投資的要看你的收益率,要看大處,不必算小錢,如果您的投資有人跟您分錢了,那就說明您的這筆投資是成功的,也是賺了大錢的,這兩年券商的理財產品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就充分說明了這點。
當今的中國股市已經是一個多元化的市場,市場基本上已經脫離了所有個股齊漲共跌,所有產品都一個命運的窠臼,市場的機會也已經多元化了。在林林總總的投資品種中,投資者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資品種。最適合您的投資產品是最好的產品。(應健中)
·理財產品零收益誰之過? 投資者自己也難逃干系
·理財產品零收益誰之過? 投資者自己也難逃干系(2)
·理財產品零收益誰之過? 投資者自己也難逃干系(3)
·銀行理財產品五大陷阱 投資者要擦亮眼睛
·銀行理財產品五大陷阱 投資者要擦亮眼睛(2)
·政協委員建議:10萬億元理財產品亟待規(guī)范監(jiān)管
·中科院金融所:復雜理財產品投資價值不一定高
·投資銀行理財產品需“三思”
·花旗光大等6銀行理財產品運作不透明登上黑名單
·銀行理財產品數量持續(xù)爆發(fā)性增長
·避免買不合適理財產品 銀行開測客戶風險承受力
·高談收益避談風險 銀行系理財產品遭遇信用危機
·理財產品新風向:掛鉤商品價格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