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至少還要再做20年襯衫”、“每個人都想買房的觀念是非常錯誤的”……用百度搜索“龍永圖”三字,他的這些“語錄”,被放置在370萬網頁的最前列。
曾記否,在1995年1月至2001年9月期間,龍永圖作為首席談判代表,在第一線領導并最終成功結束了長達十五年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而彈指一揮間,自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正式簽署入世文件以來,中國在全球化的道路上狂飆猛進。樂觀估計,到2010年,中國將超過德國和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
但是,在全球化的盛宴背后,是美國美泰公司近期在全球召回了2020萬件中國玩具,加上日前美國對原產于中國的銅版紙、新充氣工程機械輪胎等產品的系列“反傾銷反補貼”調查,“中國制造”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抵制。
在日前召開的《整合·跨越———世界經濟合作論壇》間歇,本報記者專訪了現任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
中國制造已站穩(wěn)腳跟
南方都市報(以下簡稱“南都”)最近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發(fā)布公告,說美國美泰公司近期在世界范圍內一共召回了2020萬件中國玩具,您怎么看待這件事?
龍永圖:現在很多國家都圍攻我們中國制造,他們害怕,但是他們太晚了。如果20多年前,他們妖魔化我們中國制造的話我們可能被他們打垮,但是現在打不垮了。
中國制造已經在全球站穩(wěn)腳跟,我們國家無論是鞋,還是紡織品、微波爐,在全球的生產能力太強了。我們怕什么?我就不相信其他國家能夠找到替代中國制造的企業(yè)———他可以向別的國家買東西,但是你買不到像中國這樣物美價廉的產品。美國也好,歐洲也好,多數的消費者是不接受政治上的影響的。之前歐盟對我國的紡織品進行進口配額限制,但是兩個月后,歐洲的紡織品市場嚴重短缺,以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為首的歐盟貿易代表團趕緊來華訪問,主動要求增加紡織品配額。所以貿易保護主義是長不了的。
國際廠商對中國制造妖魔化的做法,沒有什么好害怕的。但是在戰(zhàn)略上,我們也要認真對待,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加強標準制訂,向行業(yè)的最高標準靠攏。如果都能夠達到這些標準,我們就真的無懈可擊。
不必過分強調國產化率
南都:現在我們很多企業(yè)都在實行“走出去”的戰(zhàn)略。您怎么理解走出去戰(zhàn)略和國際化戰(zhàn)略的差異?
龍永圖:走出去戰(zhàn)略是國際化戰(zhàn)略的一部分,走出去,最終是為了實現國際化。要做到國際化有幾大要素,一個是標準的國際化。就是要使你的產品質量標準、勞動標準、環(huán)保標準,都要達到國際標準,這是基本的條件。就像我們參加奧運會,你起碼要取得一個參賽資格,參加跳高比賽,你必須要跳到1.9米,所以參與國際化戰(zhàn)略的基本要素,就是要使你的產品達到國際標準。
我們有些企業(yè)對于國際標準,實際上是一種被動防守的狀態(tài),我曾經建議企業(yè)把“技術標準”換成“技術要求”,你不達到這個要求,就不能進入國際市場,所以對這一點,我想企業(yè)在走國際化的道路上,要主動遵守標準,甚至成為國際標準的制定者和參與者。
第二個要素就是進入國際市場,不僅僅要出口,我們還要進口。因為現在人民幣在不斷地升值,我們要多進口外國的原材料、半成品、專利技術,讓我們的產品質量有更好的提升。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企業(yè)都是以進口為載體的,進口我們中國廉價的原材料、零部件,來打造他們的產品。
現在大家都在強調“國產化”,但是我認為,即使“國產化”率不足10%,只要它整合了全球最好的資源和人才、用最好的技術打造我們中國的產品,它仍然具有國際競爭力。
第三個要素是國際定價權,如果沒有充分的定價權,我們實際上在整個國際化道路上處于被動狀態(tài)。
打造品牌最需要“耐心”
南都:現在都在倡導“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但是您剛剛說,國際競爭力比所謂國產化更重要,您為什么這樣堅持認為?
龍永圖:我們一些國內企業(yè),像格蘭仕的微波爐、康奈的皮鞋,應該都說在國際上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后者目前在海外建了200多家專賣店,還要建1000家。你說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是自己吹一吹的,是要靠實力,甚至是靠高昂的成本代價拼打出來的。松下電器創(chuàng)始人松下幸之助說,打品牌最需要兩個字,就是“耐心”,我們中國企業(yè)現在就是有些浮躁。國際品牌是從點點滴滴做起,是從一家家專賣店、一個個海外市場做起來,是有一個個的技術標準做支持,這些東西才叫國際競爭力。
中國正處于重大歷史時刻
南都:卸任外經貿部副部長職務之后,您選擇在博鰲亞洲論壇這樣一個非政府組織(NGO)繼續(xù)服務于公共事務。
不僅如此,您還在貴州電視臺擔任一檔對話節(jié)目的嘉賓主持、擔任復旦大學的行政職務,在這么多身份當中,您最看重哪一個?
龍永圖:我最重要的工作,是向社會傳達一些重要信息,解釋一些重大變化和背后的成因。
中國現在處在一個重大的歷史時刻,就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大國,在這樣一個事實面前,有人歡迎,有人漠視,也有攻擊性的。我有多年的談判經驗,我想從我的角度解釋這樣一些事情,使國內企業(yè)、民眾能夠正確地對待對于這些事件的發(fā)展。無論是博鰲亞洲論壇這樣一個國際之間政府和企業(yè)交流的大平臺,還是作為電視臺的嘉賓,還是復旦大學的國際關系院長,都是為了要傳達這樣一些重要的信息和理念,為中國順當地成為經濟大國做出貢獻。(記者:汪小星)
專訪人物
談判強硬派——龍永圖
肖羊的龍永圖,1943年生于湖南長沙,1965年畢業(yè)于貴州大學英文系,1973年至1974年在倫敦經濟學院研究生院主修國際經濟學。1992年1月,龍永圖出任外經貿部國際司司長,開始參加中國復關談判。1994年被任命為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部長助理,1997年被任命為副部長。1995年1月至2001年9月期間,他作為首席談判代表,在第一線領導并最終成功結束了長達十五年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談判。2003年1月,龍永圖被選舉為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2006年7月,倫敦經濟學院授予龍永圖名譽經濟學博士學位。他30年前的導師麥克·亞胡達強調,龍永圖作為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不但贏得了“強硬的談判者的聲譽”,而且表現出了“對于市場經濟原則以及有關技術細節(jié)的卓越把握”。(汪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