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2月1日起,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交強險將獲得“降費”,降費幅度從5%至39%不等。這是中國保監(jiān)會正式公布的新《交強險基礎費率表》中明確的。據測算,約64%的被保險人將享受到基礎費率的下調,下調的平均幅度為10%左右。這是交強險自去年7月1日實行與道路交通事故掛鉤的費率浮動辦法之后的再次“讓利”。
交強險的這次調整較之以往能夠更好地體現其社會公益性,減輕了廣大車主的一部分負擔。但是,一個重要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它有可能再次成為引發(fā)今后有關交強險爭議的導火索,那就是公眾知情權的空缺。
有關交強險的爭論,主要是圍繞交強險是否存在暴利展開的,這實際上是引起此次以“降費率、增保額”為核心的交強險調整的推動力量。交強險雖然調整了,隱患仍然沒有消除。
所有的爭論都與相關信息的不對稱有關。2007年4月6日,律師孫勇向保監(jiān)會提交行政復議申請,并于當年4月17日向保監(jiān)會提供8份證據,證明交強險每年有400億元的“暴利”。與此同時,律師劉家輝受156名車主的委托,向保監(jiān)會遞交交強險聽證申請書,請求將交強險的費率結構及理賠數據公之于眾。交強險暴利之爭由此展開。保監(jiān)會隨后回應,認為孫勇的計算方式“是不科學和不準確的”。但是,孫勇再次拿出新的質疑理由,并分別上書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
另一方面,有關部門公布了普華永道咨詢公司出具的交強險專題財務報告匯總: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全國經營交強險的24家保險公司中,只有兩家盈利,其余22家均顯示虧損。
暴利之爭使交強險的經營狀況變得撲朔迷離。如果經營交強險的保險公司的確虧損嚴重,那么,交強險根本不具有任何調整的空間。第一,大面積的虧損將使經營交強險的保險公司難以為繼。第二,違背了交強險的“不盈不虧”原則。而事實上,交強險經營中普遍存在著打折現象、回扣現象。并且,有關保險公司的數據也遭到了質疑。關于交強險,人保財險的承保規(guī)模最大,虧損達10.37億元,而按國際會計準則核算是小幅盈利。有專家稱,保險公司為了防止降低費率,很容易在財務上進行技術處理,例如通過增加準備金等方式,把交強險的賬面做平。另據報道,在境外上市的人保財險2006年已賺凈保費556.16億元人民幣,比2005年增加了4.2%。人保財險解釋增長原因時表示,主要是2006年車險凈保費快速增長,而車險保費的驟增則是交強險業(yè)務帶動的結果。
就在暴利之爭最激烈的時候,保監(jiān)會以退為進,提出了“降費率、增保額”的聽證會。于是,問題來了,倘若經營交強險的保險公司是虧損的,這種調整會否進一步惡化保險公司的處境?根據調整后的交強險方案,以第一個完整經營年度的經營結果為基準計算,責任限額上升至12萬元,賠付成本將上升15%-20%;無責案件賠付比例從20%降至10%,賠付成本將下降2%-3%。面對這一調整,并沒有哪個保險公司提出異議,也沒有誰愿意退出交強險的經營。
不僅以孫勇為代表的“暴利說”質疑派仍在堅持己見,以劉家輝為代表的“費率結構”質疑派也在繼續(xù)提出新的要求。在交強險聽證會舉行之前,劉家輝即表示已致信保監(jiān)會,要求交強險的精算師和審計師到會接受聽證代表的質詢。劉家輝認為,其收到的聽證會材料匯編里僅列明了各類機動車調整后的保費數額,這些數據只說明了交強險費率調整的結果,并沒有說明交強險基礎保險費是如何測算得出的,也沒有闡述責任限額以及保費調整的理由和依據。
綜上,有關交強險的兩大質疑焦點雖然因新版交強險的問世而暫時被冷落,但相關爭論仍沒有停息,民眾知情權的訴求沖動隨時會再次釋放出來——交強險的兩次“讓利”都是因此導致的,那么,誰能保障民眾對知情權的要求不再次發(fā)出呢?知情權是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正確行使的前提,在這一前提沒有得到滿足之前,隱患就可能繼續(xù)存在下去。(楊薇)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