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漫畫/趙斌
【文化譚·紀念曹禺誕辰百年】
今年是曹禺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據(jù)《新京報》報道,為紀念這位著名戲劇家,北京人藝再度召回了胡軍徐帆等眾多明星,準備演出四部大戲也就是曹禺先生最著名的四部作品:《原野》《雷雨》《日出》《北京人》。這四部戲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是大劇場版《原野》,新京報的報道稱,《原野》特邀老導演陳薪伊執(zhí)導,濮存昕、呂中等老中青實力派演員共同演繹,“勢必再次打造一部經(jīng)典之作”。
據(jù)說在曹禺先生的幾部作品中,《原野》是最難詮釋的,這部作品受到了美國劇作家奧尼爾《瓊斯皇》的影響,用表現(xiàn)主義的手法顯現(xiàn)出人性潛意識的種種沖動扭曲復雜,問世之后,在話劇舞臺上每次演出都是飽受爭議,曹禺自己也說,“對一個普通專業(yè)劇團來說,演《雷雨》會成功、演《日出》會轟動,演《原野》會失敗,因為它太難演了”。而北京人藝在“猶豫”了幾十年后,才將其搬上大劇場。這也成了本次紀念曹禺話劇演出中最引人矚目的一出。
學過現(xiàn)當代文學史的人都知道有個概念,曹禺現(xiàn)象。這個概念是說,曹禺的創(chuàng)作一開始就幾乎達到了頂峰,一個大學生的戲劇創(chuàng)作習作一下子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戲劇的巔峰之作,不過后來,作者的創(chuàng)作并沒有突破自己曾經(jīng)取得的輝煌,反而是走了下坡路,甚至達不到正常的藝術(shù)水準。人們也都清楚,曹禺現(xiàn)象不僅僅屬于曹禺一個人。
不過,細觀曹禺先生,與路翎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沈從文被迫放棄文學創(chuàng)作不同之處在于,除去“文革”那段時間,他還是有限度的保有了創(chuàng)作的權(quán)力。進入歷史新時期后,依然有作品不斷問世,但是那些作品,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恐怕只剩下史料價值了。對此,曹禺先生在生前可能也有所認識。梁秉堃先生曾經(jīng)撰文記載了曹禺先生一段故事,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來華,在北京人藝執(zhí)導他的名作《推銷員之死》。曹禺先生請他到家里做客。在吃飯之時,曹禺拿出畫家黃永玉寫來的信,請英若誠一句一字地翻譯給了阿瑟·米勒聽,黃永玉在信里說:
“你是我的極尊敬的前輩,所以我對你要嚴!我不喜歡你解放后的戲,一個也不喜歡。你心不在戲里,你失去了偉大的通靈寶玉,你為勢位所誤!從一個海洋萎縮為一條小溪流,你泥溷于不情愿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像晚上喝了濃茶清醒于混沌之中,命題不鞏固,不縝密,演繹、分析得不透徹。過去數(shù)不盡的精妙的休止符、節(jié)拍、冷熱、快慢的安排,那一籮一筐的雋語都消失了。誰也不說不好?偸恰撸 !’這些稱頌雖迷惑不了你,但混亂了你,作踐了你……”
在我看來,曹禺先生相較于其他人,其實更有某種典型意義,這個典型意義在于,作為不世出的天才型藝術(shù)家,他始終充滿了對自己的疑惑,自覺用一種更權(quán)威的,更“正確”的聲音引導自己的創(chuàng)作。這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多種演繹維度,而越往后,越成為單一的宣傳。有研究指出,曹禺先生實際上早在建國前就已經(jīng)陷入了某種瓶頸,究其原因,在我這一外行看來,未嘗不是“聲音”壓倒“天才”的結(jié)果,當然,也要承認,這種變化是他“自愿”發(fā)生的。這就對我們理解時代提供了一個樣本:可能,早年的曹禺先生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偉大之處,而當他意識到宏大敘事的聲音對自己的傷害之時,一切又都無可挽回了。
只是不知這次的《原野》,是否能夠被觀眾真正理解,幾十年過去了,在大師百歲之際,我們的時代,是否追上了他的天才?
□謝勇(廣州 大學教師)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