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寶雞4月8日電 今天下午,在參觀寶雞西鳳酒廠后,“第二屆網絡媒體陜西行”記者一行又來到寶雞市扶風縣法門寺參觀。
法門寺位于陜西省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zhèn),東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寶雞市90公里。 始建于東漢末年恒靈年間,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
法門寺因釋迦牟尼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釋迦牟尼佛滅度后,遺體火化結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統(tǒng)一印度后,為弘揚佛法,將佛的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使諸鬼神于南閻浮提,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
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曾擴建,并于元魏二年(494年)首次開塔瞻禮舍利。隋文帝開皇三年(583)改稱“成實道場”,仁壽二年(602年)右內史李敏二次開塔瞻禮。 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門寺”。唐貞觀年間曾三次開塔就地瞻禮舍利。原塔俗名“圣!,后改建成四級木塔。高宗顯慶年間修成瑰琳宮二十四院,建筑極為壯觀。
唐代200多年間,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養(yǎng)佛指舍利。每次迎送聲勢浩大,朝野轟動,皇帝頂禮膜拜,等級之高,絕無僅有。據(jù)史載 “三十年一開,則歲豐人和”,可干戈平息,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還佛骨時,按照佛教儀軌,將佛指舍利及數(shù)千件稀世珍寶一同封入塔下地宮,用唐密曼荼羅結壇供養(yǎng)。唐代諸帝篤信佛法,對舍利虔誠供養(yǎng),寺院大小乘并弘,顯密圓融,使法門寺成為皇家寺院及舉世仰望的佛教圣地。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