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教授說了句實話
韓國“端午祭”成功申遺無疑是一個有力的刺激力量,讓國人對傳統(tǒng)文化有了危機感,并將“保護與傳承”付諸行動,不再停留于空談。
近日,著名學者、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在廣東省科技圖書館做演講,提及“韓國對保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貢獻”。因近些年韓國在“端午祭”成功申遺后,擬將中醫(yī)改為韓醫(yī)申遺,還不斷稱“活字印刷術(shù)是韓國發(fā)明”、“孔子是韓國人”,葛教授的發(fā)言可謂捅了中國網(wǎng)友的馬蜂窩,罵聲連連。在很多人看來,韓國人是在有計劃地“掠奪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怎能說他們“有貢獻”?
在我印象中,葛教授是一位治學嚴謹且頗有學術(shù)聲望的學者,他“不合時宜”地說“韓國有貢獻”,應自有其研究及心得。按我的理解,就現(xiàn)實而言,他也并非信口開河!
猶記得3年前,韓國“端午祭”成功申遺給國內(nèi)輿論帶來的強烈沖擊,不少人紛紛斥責韓國“掠奪”,更多有識之士則是以此為契機,反思如何傳承傳統(tǒng)文化,并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護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tǒng)節(jié)日。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持續(xù)深入的社會大討論,從今年起,清明、端午、中秋得以列入法定節(jié)假日。在這個過程中,韓國“端午祭”成功申遺無疑是一個有力的刺激力量,讓國人對傳統(tǒng)文化有了危機感,并將“保護與傳承”付諸行動,不再停留于空談。從這個角度看,韓國人不就是在“幫助”我們保存?zhèn)鹘y(tǒng)文化,并作出“貢獻”了嗎?
再形象一點說,韓國系列申遺就是一頭來勢兇猛的鲇魚,讓守著儒家文化源頭而不自知甚至還糟蹋的國人無法再慢悠下去,開始明白在傳統(tǒng)保護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同樣適用。對這樣的鲇魚,我們可以不喜歡,但由此產(chǎn)生的效應,則沒有理由拒絕。 我們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是不斷需要外部刺激的,只有刺激,才能煥發(fā)出內(nèi)在的行動力;诖,我們無需對韓國人申遺過于敏感,大可以敞開歡迎,甚至邀請有著同樣文化源頭的日本人參與,三方申遺的競爭越激烈,就越證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超越時空的價值!
總之,葛教授只不過說了一句實話,委婉點出國人在傳統(tǒng)保護上的惰性與被動性這一“陋習”,更重要的,則是告訴我們在儒家文化圈里,競爭與合作的互動關(guān)系——越能激發(fā)不同國家以傳承者自居的傳統(tǒng),越有生命力;而不同傳承者的競爭,不僅不會有損傳統(tǒng)的價值,只會讓它更具國際傳播與影響力,最終受益的是競爭各方。
作者: 哭人兒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