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十九日電(記者 張子揚)“為什么只受中國人追捧?我們也有喜歡中國‘紅色經(jīng)典’的權利呀。”來中國旅行的瑞典游客永貝里,這樣笑著回答記者的提問。
在北京第三極書局的紅色經(jīng)典讀物區(qū),永貝里攜一家老小,仔細挑選著中國的“紅色經(jīng)典”書籍。《星火燎原》、《一九四九—二00九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實錄》,以及《崛起之路——共和國風云六十年》等七八種“紅色經(jīng)典”書籍,幾乎裝滿了購書車。當然,他沒忘記給小女兒選購一本獲得“共和國兒童金獎”的《故鄉(xiāng)的蘆葦》。
曾在中國留學五年的永貝里,九月初就與家人抵達北京,準備享受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生日派對”。十八日上午,在第三極書局里,他用有些生硬的中文向記者描述:“如果想彌補對中國認識的不足,就應該在這個時候‘補補課’。讀書可以讓人直接感受到中國的速度,書中可以把完整的中國拼起來。當然,這也許是最好的節(jié)前預熱。”
一九九九年至二00三年,永貝里來到北京大學學習中文。在回到瑞典的這些年,他對中國的記憶,仍有許多割舍不下。在全聚德吃一頓烤鴨,到老胡同里喝碗大碗茶,在秀水街“淘”些漂亮衣服……不過,占去大把時間的,還要算讀一些名著,“例如讀‘毛’,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毛澤東傳》看了很多版本,也包括外國作家寫的毛澤東。但我眼中的毛,從來不是教條主義者。他靈活,愿意變革和學習,而最重要的,是忍耐——一直到那個轉(zhuǎn)折點上。他等待著那個最低點,然后在車輪向上轉(zhuǎn)動時采取行動,不太早,也不太晚,恰好跟著歷史,來引導歷史。”永貝里向記者一邊比劃、一邊評述著他所熟悉的毛澤東。
“所以讀毛澤東的書籍,依然是我的最愛。”永貝里感嘆道。
與永貝里同樣關注“紅色經(jīng)典”的,還有來自澳大利亞的史蒂文森。作為導游,他經(jīng)常往返于中澳之間!拔腋P心崛起后的中國。很顯然,從書中可以梳理出當代中國政治人物的思想。他們每制定一項政策,總會要涉及到與中國關系走得近的國家。對我個人來說,中澳關系好,就會有不錯的發(fā)展機會!彼嬖V記者。
在北京圖書大廈,來自喀麥隆的留學生鮑威爾抱著一本《周恩來傳》,在書架旁回味著中國援非時的場景。“盡管沒有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但溫暖的歷史總要讓人多多回味。并非要全部認真研讀,買幾本收藏,起碼能被朋友們看作我認識中國了!
在北京圖書大廈、中關村圖書大廈等多個圖書市場,近日讓工作人員覺得興奮的是: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優(yōu)秀出版物展”區(qū)域內(nèi),人群中經(jīng)常穿插著不同膚色的讀者。能不能讀懂不清楚,但確確實實,他們在一頁一頁地品讀著中國六十年的歲月。營業(yè)員說:“這樣的場景還是第一次看到”。(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