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圓明園再度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自圓明園獸首在法國被拍賣以來,有關圓明園文物的尋訪與追討一直是國人關注的焦點。10月18日,圓明園管理處對外宣布,將啟動“尋找圓明園流失海外文物系列活動”。未來一年內,由9個人組成的尋訪組將前往美國、歐洲、日本等地,展開建國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海外流失文物“摸底”調查,建立完整的圓明園文物資料數(shù)據(jù)庫。下個月,尋訪組將奔赴美國,華盛頓、紐約、波士頓將是尋訪重點。
消息剛發(fā)布一周,“尋寶行動”便有了新進展,美國杜克大學已同意將7張攝于1918年左右的圓明園老照片授權圓明園管理處使用,這批照片將以數(shù)碼格式回歸故里。據(jù)介紹,這些珍貴的照片是美國攝影師甘博拍攝的,主要內容是圓明園東南角上的西洋樓景區(qū),包括遠瀛觀、大水法、海晏堂、方外觀、觀水法、諧奇趣和綺春園的歷史景觀。這些黑白照片中的很多石刻文物目前已不見蹤影,是“被拆卸盜賣中的圓明園的真實記錄”。
隨著7張圓明園老照片浮出水面,圓明園流失海外尋寶活動被國人寄予厚望,但也被一些專家形容成大海撈針一樣的行動。它能對追討圓明園流失文物有什么幫助?未來中國人應該用什么樣的方式追討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而近年來,國內文博界對于圓明園申遺也有諸多紛爭。針對這些爭議,昨天,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原副所長,中國圓明園學會理事、學術委員王道成。
談海外尋寶:
摸底和追討有關系
記者:您如何看待圓明園全球“摸底”的這次活動?
王道成:對這次活動我是支持的。清朝的每個宮殿、園子都會一份“陳設清錄”,登記每間房屋的家具擺設、墻上掛件、古董珍玩等,比如我在國家檔案館就找到過頤和園的陳設清錄。但是,圓明園的陳設清錄卻始終沒有發(fā)現(xiàn),可能是在1860年被燒毀了。因此,當年圓明園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了多少,沒有人說得清楚。因此,這次圓明園管理處去全國摸底是有意義的,起碼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次活動是“摸底”,并非追討,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要追討就必須要對這些文物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記者:沒有陳設清錄,就意味著不能按圖索驥。那這次的海外尋找流失文物的活動是否無異于大海撈針?
王道成:現(xiàn)在的問題是沒有“圖”,這次海外尋找的目的就是畫出一份“索驥”的圖。國外的博物館對藏品的來歷都會登記,因此如果能從博物館入手,就能獲得相對完整的名錄。這次第一站選在美國,也是因為美國收藏的圓明園文獻和照片比較多。要做到按圖索驥,首先需要的就是歷史資料的記錄。
記者:這次的尋查工作只針對博物館展開。但這些文物經過了一百多年,有些已經幾易其手,落入私人收藏家之手。對于這部分文物的摸底工作,您有什么建議?
王道成: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些已經流到民間的文物還沒有好的辦法可以了解清楚。圓明園文物的尋找和追討工作肯定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在找到文物的資料之后,文物專家就可以辨別出這個文物的年代和真?zhèn)。陳設的東西是流動的,比如說慈禧太后特別中意的擺設就會從故宮搬到頤和園,等她回去的時候再搬回來。但是這些擺設上都會貼著紙條,寫著放在哪里。比如頤和園內排云殿上的一幅畫的紙條現(xiàn)在還在,甚至還寫著來歷,是大臣們送給慈禧太后的壽禮。
記者:雖然很多民眾都知道圓明園有很多文物,但卻很少人知道到底有哪些珍貴文物。就您現(xiàn)在的了解,圓明園有哪些珍貴的文物?能不能舉幾個例子?
王道成:到底有多少珍貴文物,誰都說不清。就現(xiàn)在知道的情況來看,比如說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就是非常珍貴的古畫,現(xiàn)在被大英博物館收藏。還有《圓明園四十景圖韻》也是國寶級文物,乾隆九年圓明園已經基本修成了,乾隆皇帝便派當時最知名的宮廷畫師唐岱、沈源、冷枚等將圓明園40處有代表性的景點畫下來, 這套畫歷經11年才繪制成。畫成之后,由乾隆御筆題詩,由工部尚書汪由敦書寫,現(xiàn)在這套畫收藏在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
談文物追討:
主要依靠民間力量
記者:圓明園獸首事件之后,如何追討回流失海外的文物成為國人很關注的一個問題,F(xiàn)在有沒有相關的法律可以為圓明園追討文物提供法律依據(jù)?
王道成:現(xiàn)在還沒有相關的法律支持。1995年,國際統(tǒng)一私法協(xié)會頒布了《關于被盜和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其中規(guī)定文物追索的要求是“在任何情況下,自被盜時起50年以內提出!眻A明園被毀到明年已經150年了,顯然這條法律不適用于圓明園的情況。
記者:您認為追討文物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
王道成:其實現(xiàn)在有效的唯一做法就是“買”,但如果由國家收購,勢必會造成這些文物價格越來越高,因此文物局也表態(tài)了,不能買。
記者: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專門成立了文物歸還管理局,效果顯著。這種方法在中國能否行得通?
王道成:現(xiàn)在中國政府還沒有成立這樣一個機構。目前中國追回流失文物主要有三個途徑:第一是政府交涉,第二是民間組織協(xié)商,第三是通過私人關系贈與。其中,第二、第三種是主要的途徑。比如,上世紀70年代,我給頤和園寫書的時候,就有一個英國人歸還了頤和園的一尊銅鶴和一塊木雕。他在來信中寫道:這是他的祖先在太平洋戰(zhàn)爭中帶回英國去的。這里的“太平洋戰(zhàn)爭”就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談申遺風波:
缺乏修繕 難度很大
圓明園學會今年將發(fā)動在全球的各個分支機構幫助中國尋找圓明園流失的文物,爭取在明年圓明園罹難150周年的時候贈與中國一批文物。
記者:最近,有些學者提出圓明園申報世界遺產的問題。您怎么看待這件事?
王道成:我覺得圓明園申報世界遺產難度很大。因為世界遺產要求兩個條件,一是原真性,第二是完整性。首先,原真性就不符合。現(xiàn)在的圓明園遺址已經不是 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破壞的那個圓明園了。在1860年被焚之后,圓明園還留下了很多建筑未被損毀,比如說蓬島瑤臺。同治年間,圓明園重修,慈禧太后特別派人調查過,結果是還有十幾處景觀沒有被損毀。1870年,從德國人奧爾末拍的西洋樓景觀的照片,留下的東西還很多,甚至有些還很完整。
圓明園后來是被中國人破壞的,北洋軍閥時期,那些官僚、政客要修官邸、園林就從圓明園搬石料,甚至有些農民修房也從圓明園搬。因此,現(xiàn)在的圓明園已經不是當時的“現(xiàn)場”,沒有原真性了。(記者 李培 實習生 吳敏)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