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熱映的電影《十月圍城》,引發(fā)了新一輪“孫中山熱”。影片講述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1905年在香港遭清廷殺手行刺。為了保衛(wèi)他,來自四面八方的革命義士,紛紛慷慨赴義。對此,歷史學(xué)家表示,這部電影的情節(jié)轟轟烈烈、讓人感動,實際上卻屬虛構(gòu)。那么,歷史上的這一段史實真相究竟是怎么樣呢?
倫敦——突遭秘密綁架
1896年9月23日,孫中山乘坐“麥竭斯底”號輪船,從美國紐約出發(fā),趕往英國利物浦。清政府駐美公使楊儒獲悉其行程后,立刻電告駐英公使龔照瑗。龔照瑗接到電報后,立即派使館參贊——英國人馬格里前往英國外交部,要求英國政府協(xié)力緝拿孫中山。但這一要求被英國外交部拒絕。龔照瑗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派侄子龔心湛與馬格里找來的私人偵探,一起從英國首都倫敦潛往利物浦,跟蹤孫中山。
9月30日,孫中山抵達(dá)利物浦,并于當(dāng)晚乘火車到達(dá)倫敦。他不知道,一路上,龔照瑗派出的私人偵探,一直在不遠(yuǎn)處盯著他。
第二天,孫中山來到波德蘭區(qū)覃文省街46號,拜訪英國老師康德黎。兩人寒暄之后,康德黎在其寓所附近,給孫中山找了一家私人旅館住下。
10月11日,星期日。上午10:30,孫中山像往常一樣走出旅館,準(zhǔn)備去康德黎家,和他一起去教堂做禱告。半路上,一個東方男子從后面趕上來,用英語問孫中山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孫中山說:“我是中國人。”那人又問他來自哪個省。孫中山答說:“廣東省。”那人馬上稱自己也是廣東人,名叫鄧廷鏗。不知不覺中,孫中山的身旁,一左一右各冒出了一個“路人”,不緊不慢地跟著他們。
說話間,他們已經(jīng)到了一棟樓房的門口,突然鄧廷鏗和兩名“路人”不由分說,一把將孫中山拉了進(jìn)去,把他關(guān)進(jìn)樓上的一個房間。
不久,馬格里走了進(jìn)來。他對孫中山說:“中國總理衙門早就在等你回去了,等安排好輪船就送你回去。”孫中山直到此時才明白,自己已被清政府駐英使館誘捕。想要不被押解回國,他必須想辦法自救。
囚禁孫中山的那棟樓房,在一個不大的院子里,墻外就是人來人往的街道。馬格里離開后,孫中山從身上找出一張紙,給康德黎寫了一封求救信。他用信紙包著硬幣,攥成一團(tuán),隔著窗戶朝馬路上擲。但是,紙團(tuán)落在院子里。馬格里立即派人把窗子封死,以免走漏風(fēng)聲。
孫中山并沒有放棄希望,一直在琢磨脫身之策。10月16日,使館的英國仆人柯爾走了進(jìn)來。孫中山突然靈機(jī)一動——多數(shù)英國人同他一樣,也是虔誠的基督徒,這對他來說也許是個機(jī)會。于是,他開始同柯爾攀談,巧妙地聊起了基督教。很快,同為基督教徒的柯爾對孫中山的遭遇感到同情,爽快地同意將求救信送出去。
10月17日下午,正在焦急打探孫中山下落的康德黎,收到了求救信。他和孟生都覺得,必須分頭采取行動,以防使館方面緊急押解孫中山出境。隨后,孟生徑直闖進(jìn)使館,要求見孫中山。而康德黎則雇了一名私人偵探,叮囑對方一定要在中國使館外徹夜蹲守。接著,他連夜趕到《泰晤士報》社,向該報披露了孫中山被綁架的消息。
在英國政府的嚴(yán)密監(jiān)視下,龔照瑗一直無法將孫中山偷送出去。他在發(fā)給北京總理衙門的電報中訴苦說:“孫犯已在館扣留十三日,有犯黨在館旁巡邏,館中人出入,亦必尾隨,日夜無間,竟無法送出。外間亦有風(fēng)聲,船行亦不敢送,只得將購定之船退去!
10月23日下午,在英國外交部人員和倫敦警方的陪同下,康德黎一行來到中國駐英使館,將孫中山接回家。英國和其他歐美國家的許多報紙,對這一事件進(jìn)行了追蹤報道和評論。孫中山的名字,就此傳遍了全世界。
南京——兩度險遇行刺
孫中山在倫敦遭綁架之后,海外華人、華僑對他的人身安全極為關(guān)注。一些習(xí)武團(tuán)體或個人,紛紛毛遂自薦,不顧他的婉謝,追隨其左右。在追隨過孫中山的眾多保鏢中,有一對“姐妹花”。她們就是與秋瑾并稱為近代中國“三女杰”的尹銳志、尹維峻姐妹。
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發(fā)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武昌起義,取得成功。當(dāng)時,孫中山正在歐洲宣傳中國革命,并為此籌款。他聽到這一喜訊后,立即動身,乘船回國。1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抵達(dá)上海。此時,對革命黨人來說,保護(hù)孫中山的安全,成了頭等大事。
孫中山抵達(dá)上海的當(dāng)天下午,革命黨人滬軍都督陳其美,意外地收到了一條令人吃驚的情報:有人企圖行刺孫中山。他立即下令上海軍警加強警戒,同時將情報通報給了孫中山的保鏢尹銳志、尹維峻姐妹。
12月25日下午4點,孫中山按原計劃來到哈同花園,同上海各界人士會面。他的身后,跟著一位文靜的女秘書(尹銳志),而女秘書的身后則跟著一個侍女打扮的“小姑娘”(尹維峻)。宴會結(jié)束后,眾人走進(jìn)一個大廳,觀看演出。孫中山與陳其美并肩坐在前排;尹銳志就坐在孫中山身后的座位上;尹維峻則到處走動,與人交談。演出進(jìn)入高潮時,臺上的一名武打演員展示了一個高難度的動作,引得全場喝彩。就在此時,尹銳志突然拔出手槍,將舞臺上的兩盞大吊燈擊滅。尹維峻見狀,立即飛身跳上舞臺,摁住了那個武打演員——他正是企圖行刺孫中山的殺手!原來,當(dāng)時演藝界有一條行規(guī):演員在演出時,不能看臺下的觀眾,只能專心演戲。而那個展示高超功夫的演員,開場后卻頻頻向臺下窺望,直到演出進(jìn)入高潮后才開始賣力地表演,試圖先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再伺機(jī)下手。不過,他的伎倆最終被尹氏姐妹看穿,孫中山得以躲過一劫。
1912年1月1日上午,孫中山乘坐火車,從上海出發(fā)趕赴南京,并于當(dāng)天晚上10點舉行臨時總統(tǒng)就職典禮。第二天下午,他帶著一名文職秘書,走出總統(tǒng)府,沿街體察南京民情。其間,尹氏姐妹混在不遠(yuǎn)處的人群中,嚴(yán)密觀察周圍的動靜。在夫子廟內(nèi),孫中山站在一張椅子上,開始進(jìn)行他出任臨時大總統(tǒng)后的首次演講。孫中山侃侃而談,市民們則奔走相告。很快,街頭的人流向夫子廟擁去。
此時,危險再次逼近了孫中山。在奔向夫子廟的人群中,藏有三名來自廣東的刺客。他們是清廷江南提督張勛逃離南京時留下的散兵游勇。他們以為南京街頭的人聽不懂粵語,便肆無忌憚地商量好了分工。但他們沒料到,懂粵語的尹氏姐妹不僅早已盯上了他們,還將他們的話聽得一清二楚。
姐妹倆互相遞了個眼色,很默契地完成了分工。尹銳志立即走到兩名刺客面前,雙手齊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下二人的手槍和狀元梅花筆。尹維峻則發(fā)現(xiàn),她的對手似乎有些功夫,便決定智取。她乘其不備,將他絆倒在地,并眼疾手快地抽走了他身上的匕首。不一會兒,他擠到了孫中山的身邊,伸手去摸綁腿,卻發(fā)現(xiàn)匕首已不翼而飛。他嚇得掉頭就跑,哪里還顧得上動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