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上的N個《紅樓夢》
《紅樓夢》曾多次被搬上銀幕,卜萬蒼1944年編導(dǎo)的《紅樓夢》,是解放前的最后一部。
第一個把《紅樓夢》搬上銀幕的,是1926年“民新”公司根據(jù)梅蘭芳的舞臺演出拍攝的戲曲短片《黛玉葬花》。它放映的時間很短,梅先生本人生前也未能看到。
第二個把《紅樓夢》搬上銀幕的,是1927年7月“復(fù)旦”公司拍攝的電影《紅樓夢》,它分上、下兩集,以劉姥姥一角貫穿始終,較為完整地演繹了《紅樓夢》的故事,闡述了“翰內(nèi)昔日富貴等于一場春夢”的虛無思想。由于此片中的人物穿的都是時裝,故在當(dāng)時及后來都受到了嚴(yán)厲指斥。而此片主創(chuàng)人員認(rèn)為:《紅樓夢》一書“始終并未示明年代”,穿時裝是可以的。還在廣告上特地申明:“本片是近代裝,非老戲式之古裝”。
第三個把《紅樓夢》搬上銀幕的,是1928年2月“孔雀”公司拍攝的《紅樓夢》,它在上映時曾針鋒相對地登過一個廣告:“本片乃古裝香艷巨片,非時裝可比。”并在當(dāng)時產(chǎn)生過一定影響。
第四個把《紅樓夢》搬上銀幕的,是1936年4月“大華”公司推出的一部古裝有聲歌唱片《黛玉葬花》,由“北有梅郎、南有雪芳”的李雪芳主演,但上映后影響并不大。
第五個把《紅樓夢》搬上銀幕的,是1939年“新華”公司拍攝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該片的主演由卜萬蒼在1937年捧出的紅星顧蘭君擔(dān)綱。她在片中以精湛的演技,將美貌、潑辣、善于心計的鳳姐刻畫得十分鮮活,引得一片好評。第六個把《紅樓夢》搬上銀幕的,就是卜萬蒼1944年6月在“華影”公司編導(dǎo)的電影《紅樓夢》(上、下集),此片不但是解放前拍攝的最后一部,也是藝術(shù)上較為成熟的一部。
為了拍好這部作品,卜萬蒼親自捉刀,花了數(shù)月時間,力求能在影片中“反映出一個大家庭的丑態(tài),暴露出封建制度的罪惡”。他曾撰文說:“對此皇皇巨著”,“嗣經(jīng)再三研讀,并旁涉一切關(guān)于《紅樓夢》之論著”才開始工作。僅就服裝、道具方面,“費去很多時間,翻過很多書籍,參考很多式樣,方才決定”。
另外,他為該片組織的演員陣容也頗壯觀:“金嗓子”周璇、“古典美人”袁美云、“小周璇”王丹鳳……個個都是當(dāng)時影壇“亮晶晶的星”。
在“丁香花園”搭景拍攝時,卜萬蒼對場景制作十分考究,對每一場戲都精心設(shè)計,最后花了四個多月的時間才將之拍完,這在當(dāng)時算是相當(dāng)長的了。影片推出后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被報刊譽為“精細(xì)的磨煉,精湛的成績”。卜萬蒼在片中安排的幾首插曲也不脛而走,傳唱一時。后來,此片還被拿到日本去放,成為第一部被介紹到日本的中國電影。
解放以后,將《紅樓夢》搬上銀幕的就多了,較有影響的有“國泰”的《紅樓二尤》、“長城”的《新紅樓夢》、“海燕”的《紅樓夢》和《尤三姐》、“邵氏”的《金玉良緣紅樓夢》、“北影”的《紅樓夢》,另外還有《紅樓春上春》、《紅樓夢醒》、《風(fēng)月寶鑒》等等,不下十幾部,其中影響最大的是1962年“海燕”的越劇《紅樓夢》,至今很多唱段仍膾炙人口。
電視藝術(shù)興起后,《紅樓夢》又被拍成了連續(xù)劇,由CCTV在上世紀(jì)80年代傾力打造,36集,此劇無論是編、導(dǎo)、演水平還是音樂、服裝、場景制作等水平,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20多年來曾被反復(fù)播放。
王捷梅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