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29日,國家九部委聯合制定的《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wěn)定住房價格的意見》規(guī)定:“自今年6月1日起,凡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住房建設,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經濟適用住房)面積所占比重,必須達到開發(fā)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钡,在很多地方,開發(fā)商為了獲取豐厚利潤,仍然一意孤行地建造大戶型、高檔住房。
建造什么樣的房屋可以由開發(fā)商選擇,購買什么樣的房屋卻是由消費者選擇的,誰的意志也不能取代市場。如今,市場作出了讓一些開發(fā)商垂頭喪氣而又讓另外一部分開發(fā)商興高采烈的選擇。
據《北京晚報》報道,在北京國貿房展會上,“總價100萬元,單價10000元以上的大戶型明顯不好賣了”,這與近期《樓市》市場研究部所做的一組調查不謀而合:3月份北京單價萬元以上的高檔住宅銷量整體狂跌,其中七成以上銷量為零套,一些銷售不好的項目開始通過贈送的方式變相打折。
而中小戶型則是另外一種情形。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家居博覽會上,小戶型成了人們的主要需求,呈現出了“一房難求”的緊張局面。據《現代金報》報道,寧波市的小戶型樓盤銷售非常火爆。3月底開盤的某樓盤,在開盤前一天,居然就出現了三四十人排隊等號牌的火爆場面,結果開盤當日,90平米以下的小戶型被一搶而空。
大戶型滯銷而小戶型火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這種現象并非偶然出現,也并非在局部地區(qū)出現,而是具有相當的代表性,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大戶型和小戶型的態(tài)度。
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在房價高漲的背景下,政府部門正在實施的90平方米中小戶型政策,事實上已經開始影響購房人的購房需求和購房觀念,而購房人的需求和觀念的改變也將促使市場和開發(fā)商的理念發(fā)生改變,一味追求大戶型不僅面臨政策風險,也將面臨消費者用腳投票的風險,一旦大戶型不被消費者接受,開發(fā)商無疑將自吞苦果。
目前,大戶型仍為許多開發(fā)商所青睞。北京市建委去年11月的檢測結果顯示,北京市朝陽區(qū)14個監(jiān)測點中,只有一個區(qū)域套均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其余全都為大戶型,最高的區(qū)域平均成交套型面積達到293平方米。海淀區(qū)除中關村外,其余8個監(jiān)測點套均面積均在150平方米左右,或超過200平方米。
市場正在悄然發(fā)生變化,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發(fā)生變化,如果供應者無視這種變化,就可能遭到市場的懲罰。
大戶型所面臨的并不僅限于市場中的風險,政策風險尤其稅收風險也在加大,有關部門正從各個方面對大戶型住房進行“圍擊”。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日前就透露:今后,將通過鼓勵小戶型設計、保有和使用征稅等手段,提高大戶型住宅購買使用的成本,鼓勵推廣中小套型住宅。
劉志峰說的“保有環(huán)節(jié)”稅收,即物業(yè)稅,一旦開征,將加大居住者的成本,自然也會加大投機者的成本,抑制一部分投資、投機行為。對于一個中等收入家庭而言,買套房子本身就已經花去大筆資金,誰還愿意冒物業(yè)稅開征、居住成本增加的風險?
是適應市場的需求建造中小戶型住房,還是繼續(xù)置國家調控政策于不顧,繼續(xù)建造大戶型?將成為擺在開發(fā)商面前的一個選擇。有一點是肯定的:消費者的選擇或能促使中小戶型回潮,影響市場供應結構。(陳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