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前,房地產價格經歷了較長時期的大幅上漲,出現(xiàn)了泡沫化傾向,2008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價格又隨著經濟的下滑而回落,到今年5月份前后出現(xiàn)了反彈,這是否構成了房地產市場長期回暖的信號呢?
我個人的看法,目前房地產市場出現(xiàn)的情況,更多的是之前積累的剛性需求的釋放,并不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回暖。判斷房地產市場的走向,不能只看房地產內部指標變化,更需要將其放在宏觀經濟的大環(huán)境中來分析。從宏觀經濟環(huán)境的角度,我國經濟總體好轉的趨勢并不明顯,經濟還沒到底,房地產市場也就不可能見底。經驗也告訴我們,當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個人預期收入的前景會受到負面影響,購房需求也受到影響。由此得出結論,由于現(xiàn)在宏觀經濟的未來走向仍不明確,在經濟尚未企穩(wěn)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的走向也面臨著很強的不確定性。
目前有一種觀點認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是造成房地產市場回暖的主要動力,其主要例證之一就是購房貸款在貸款增長中占比在提升。而在我看來,這種觀點有失偏頗。
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拉動增長。增長是財富的創(chuàng)造過程,人們的收入都是從經濟增長當中獲得的。但現(xiàn)在有一個相互矛盾的情況:一方面貸款投放的增速很快;而另一方面經濟啟動的跡象卻并不明顯。
在此次啟動經濟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和以往歷次經濟增長都不同的現(xiàn)象:投資上去了,工業(yè)下來了。在過去拉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采取的基本模式是以投資拉動工業(yè)增長。但目前,大量資金的投入主要是加速現(xiàn)有項目的完成。全國大概有20萬億規(guī)模的在建項目,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投資需要完成,之前一段時間投資商因為受到危機影響,加上資金鏈緊張,相當一部分定單下給了生產企業(yè),到結算時卻付不了錢,設備生產出來就成為企業(yè)庫存。
但現(xiàn)在貸款一放松,資金給了生產商,實際上生產商并沒有增加生產,而只是一個去庫存化的過程,即把已產出的產品發(fā)貨銷售。所以,這就意味著貸款投放之后,去庫存化導致投資完成額的上升,而工業(yè)生產卻不增加。這些投資實際上是延續(xù)了原來的產業(yè)結構,原來的產業(yè)結構是一個過剩的結構,是產生不了效益的。產生不了效益,勞動者的工資就增加不了。所以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如果只是維持了原有的生產過剩的結構,那么對于提高居民收入、房地產市場回暖,都不能構成根本的支撐,F(xiàn)在的購房是實現(xiàn)前一階段抑制的需求,而并不是當經濟持續(xù)增長,人們收入普遍增加所產生的新增需求。
這一判斷并非否定把刺激購房需求作為拉動內需的重要舉措,而是提出經濟增長的基礎還沒有穩(wěn)固的時候,房地產市場的反彈就是有限的。貨幣政策與其他啟動內需的政策對刺激樓市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大環(huán)境不變的情況下,發(fā)揮的作用會很有限。
個人認為,如果政府想要把房地產作為在短期內啟動內需的重要舉措,那么有一件事是可以做的,就是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力度。一個社會總是有相當一部分人買不起商品房。我曾經做過一個估算,我們城市在這一輪經濟增長之中,大概有40%的城市人口的收入增長低于房價增長,也就是說他們永遠買不起房。對于這些居民,全面市場化的道路就有問題,政府需要用公共福利的形式,把居住作為一種公共產品來提供給他們,F(xiàn)在政府在推進廉租房,中央每年對廉租房的投入不斷增加,目前解決了約5%的城市人口的住房問題。但覆蓋面還比較小,比較理想的覆蓋率是50%,如果有一半的城市人口居住在保障性住房里,就會對商品房市場產生很大的減壓作用。保障性住房的推進是一個長期工程,從現(xiàn)在開始每年進行一定量的投入,就會逐漸覆蓋更多的城市中低收入人口,能夠推進城市化,打開更大的經濟需求。從這點看,雖然目前保障性住房的投資在4萬億元刺激計劃中已經占了1/10,還是不夠,還應該加大。
此外,就個人看來,當前房價的上漲,也并不意味著房地產業(yè)自身的回暖。數(shù)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同比增長4.1%,增幅比去年同期減少28個百分點,比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低22個百分點,是1998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而購置土地面積和商品房新開工面積繼續(xù)負增長,且降幅增大。從這些情況看,房地產市場似乎已經陷入了困境。但我相信,這個困難是暫時的。從長期看,中國房地產市場有著巨大的增長前景。
有關人士預測,20年后,我國將新增8億城市人口,而要解決他們的居住問題,以及現(xiàn)有4億城市人口的住宅條件改善問題,必然會拉動一個巨大的房地產市場。同時,從國際經驗看,在發(fā)達國家財富積累形態(tài)中,有2/3是房地產,也說明了在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前景廣大。
(王 建 作者單位:中國宏觀經濟學會)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