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前的環(huán)境
香港在回歸前,青年人普遍對國家了解不足。當時學校推行國民教育的重點,都集中于學科知識的探討,較少將‘培養(yǎng)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作為發(fā)展方向;推展上仍處于起步階段。那時,香港青年人對自己的國民身份的理解比較模糊,“我是香港人”、“香港的中國人”等概念由是衍生。
回歸后的機遇
1997年以后,社會開始期望年輕一代,能夠培養(yǎng)出清晰的國民身份認同,并為香港實施“一國兩制”作出貢獻。
近年國家的蓬勃發(fā)展,成為世界的焦點,為國民教育的推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在2001年推行的課程改革,就強調培育國民身份認同的重要性,主要政策包括:
將“認識自己的國民身份,致力貢獻國家和社會”列為七個學校課程宗旨之一。
將“德育及公民教育”定為課程改革四個關鍵項目之一。
將“國民身份認同”確立為“德育及公民教育”中,五個優(yōu)先培養(yǎng)的價值觀之一。
在各主要學習領域、小學常識科課程及新高中課程,將培育學生國民身份認同置于重要位置,加強學生對國家歷史、文化和國情的認識。
推行國民教育成為重要的教育議題,在不同場合,教育統籌局都清晰地向大眾表達上述信息。此外,本局還采取了以下具體方法,推動國民教育,包括:
增撥教學資源:提供不同類型的資助計劃,如‘赤子情、中國心’資助計劃,幫助學校發(fā)展具校本特色的內地交流活動;本局亦籌辦在北京進行的‘香港領袖生獎勵計劃:國情教育課程’的學習活動等。
提供師資培訓:為教師提供一連串的師資培訓課程,加深他們對國家歷史、文化、國情等方面的認識,并提高其推行國民教育的策略和技巧。
制作教學資源:制作不同類型的教學材料及資源網站,協助教師在校內推動基本法教育和國民教育。
舉辦教學活動: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例如到金紫荊廣場考察及舉辦與升旗有關的學習活動、升旗訓練,并透過認識近代歷史及偉人的學習活動等,讓學生了解國情、文化和歷史等。
推行伙伴合作:加強跨政府部門之間的協作,并協同各個民間組織機構的力量,共同推動國民教育,例如資助成立國民教育中心。
推行策略重點及成效
“認知”、“情感”及“實踐”三個層面的培育,是提升學生國民身份認同的必要條件。
國民教育經過10年的推動,得到家長、學校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成效漸彰。根據教統局及不同民間機構所進行的調查,結果都顯示學校普遍已將推動國民教育,列作重要的發(fā)展目標;本港中學生對國家的認同程度持續(xù)上升:他們認同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也認同自己愛國家。
從學生參與大型國民教育學習活動后的響應,可見他們對國民身份認同有所提升。有學生表示:“參加國情教育課程前,我十分堅持自己是香港人。不過,當我在北京學習,與當地學生相處后,這個想法便漸漸改變,我開始感覺到自己與中國內地的人都是一樣的,是同一個民族,都是中國人。”也有老師表示,課程能引發(fā)他們從新的角度看自己的國家,“挑旺了對同胞的情”。
學員回到自己的學校,都擔上“國情教育大使”的責任,在校內與校外積極推動國情教育,發(fā)揮“連鎖效應”,將影響深化和擴散;更有學員將自己的未來與國家連系起來,除了計劃到內地升學,更打算將來回國家,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
總結和前瞻
未來推動國民教育的工作,本局將會總結實踐經驗,朝著三個方向邁進:(一)深化北京國情教育課程的學習元素,讓參加學員能更深入了解當代國家國情,以便在學校推廣;(二)抓緊國家發(fā)展的契機,例如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航天科技項目的成就等,配合適當的學習活動,加深學生對時事的認識之余,亦提升其對國家的自豪感;(三)加深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并讓他們藉欣賞國家的文化精髓,建立對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感。(來源:香港文匯報 教統局總課程發(fā)展主任 德育及公民教育 張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