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天天操,91在线高清,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深夜视频在线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國際新聞

日美聯手施壓中國稀土背后 利益受損致憂心忡忡

2010年11月09日 12:21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點擊查看其它圖片】

 (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何欣榮發(fā)自上海 鐠、釹、鏑、鋱……僅僅在一年前,這17種稀土金屬對公眾來說還只是陌生的化學元素。今年以來,隨著其價格的上漲和部分國家的“抗議”,稀土金屬的價值正在被重新發(fā)現:從最新潮的黑莓手機到最前沿的電動汽車,稀土都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以至于有人把它稱之為“綠色科技的鑰匙,面向21世紀的金屬”。

  正是由于稀土的這種戰(zhàn)略性作用,當中國加強對其出口的管控,日美等稀土應用大國的“責難”便不斷升級。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和美國甚至已經進行了“非官方”討論,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關于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問題。10月26日,美國白宮發(fā)言人吉布斯則稱,美國政府正在“監(jiān)測”當前稀土供應緊張的問題,并關注中國是否在放緩稀土出口。

  面對這種空前的壓力,中國政府的決心也異常堅定!懊髂曛袊詫ο⊥脸隹趯嵭信漕~管理,且配額會有所削減!鄙虅詹堪l(fā)言人姚堅11月2日的表態(tài)簡短而有力。

  日美聯合施壓

  實際上,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控政策由來已久。早在1998年,中國就開始實施稀土產品出口配額許可證制度,并把稀土原料列入了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最近幾年,中國加大了壓縮稀土出口企業(yè)和配額的數量以及稀土礦的年度開采量的力度:2010年,商務部下達的兩批稀土產品出口配額共計30258噸,較2009年減少了近40%。

  中國稀土出口配額的削減,很快引起國際市場主要買家的躁動。表現最明顯的是日本,特別是在9月初中日“釣魚島事件”后,日本輿論更是大肆炒作,中國已停止對日本的稀土出口發(fā)貨,而這將對日本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根據外媒的報道,許多日本龍頭企業(yè)出于對今后增長前景的考慮,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更先進環(huán)保的技術,而稀土在其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如松下正在退出利潤率較低、行業(yè)競爭較強的電視行業(yè),轉而研發(fā)用于電動汽車的下一代電池技術。目前,每一塊豐田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池用到數千克的稀土元素鑭,而按照混合動力汽車的能效提高計劃,未來這一數字可能會增加一倍。

  事實上,日本之所以反應如此大,不僅因為其80%以上的稀土要從中國進口,更因為其已享受了多年的廉價原料。2009年以前,由于國內礦山的無序開采和冶煉產能的盲目擴張,導致中國稀土原料供大于求,許多初級產品被廉價出口到國外。如代表產品氧化釹,2009年初的價格僅7萬元/噸左右,較2007年時下滑了50%以上!跋⊥敛皇峭,卻真的賣出了土價錢!焙芏鄻I(yè)內人士痛心疾首地說。

  通過企業(yè)和政府的一系列努力,今年以來中國的稀土產品價格得以大幅回升。亞洲金屬網提供的信息顯示,目前氧化釹的價格已達到26萬元/噸左右,較2009年初漲了近3倍,并突破了2007年時的行情高點。

  稀土出口在量和價格上的這種巨大變化,自然讓日本感到相當不適。除了把中國稀土出口與政治事件掛鉤外,日本還聲稱會將此問題訴諸WTO。在這點上,同樣對中國稀土出口有較大依賴的美國也有“積極響應”。按照白宮發(fā)言人吉布斯在10月底時的表態(tài),如果美國政府的安全和經濟主管部門認為有必要,“將考慮在即將舉行的G20首爾峰會上提出這一問題”。

  中國自身需求大

  面對咄咄逼人的壓力,中國政府展現了從容應對的姿態(tài)。10月底,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一次新聞發(fā)布會上強調,中國對稀土的開采、生產和貿易實行有序管理的做法符合世貿組織規(guī)則,“不會把稀土作為討價還價的工具”。而商務部發(fā)言人姚堅11月2日關于明年稀土出口配額將繼續(xù)削減的表態(tài),進一步顯示了中國政府管制稀土出口的決心。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中國稀土供應的有序收縮,有其深刻的內在原因,首要考慮就是保護重要自然資源,以支撐國內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的發(fā)展。關于中國稀土,有一句廣為人知的名言,即鄧小平所說的“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以及一個非常有震撼力的數據:2009年,中國的稀土產量達到12.94萬噸,供應了全球90%以上的需求。

  這兩者合起來,讓西方輿論得出了“稀土世界,中國為王”的結論。但實際上,關于中國稀土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比例,一直以來都存在多種說法!斑@一方面是因為儲量是動態(tài)的,很多數據現在尚未更新。另一方面則因為國外的稀土礦山多年未開采,一些數據還不全。”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告訴記者,根據學會的最新估算結果,中國稀土儲量占全球的比例也就在30%左右,長期供應世界90%以上的需求顯然難以為繼。

  在儲量并未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的情況下,中國經濟自身對于稀土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國元證券研究員蘇立峰向記者指出,在國務院日前公布的七大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中,有四個與稀土相關:稀土材料本身屬于新材料產業(yè);摻入了稀土元素的各類熒光粉,其下游產品包括節(jié)能燈和平板顯示屏,屬于節(jié)能環(huán)保產業(yè);由稀土元素釹所制成的釹鐵硼是目前性能最好的永磁材料,已開始大量用于永磁直驅風力發(fā)電機和新能源汽車的電機系統(tǒng);同時,鎳氫電池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中,也需要稀土合金作為貯氫材料。也就是說,新能源產業(y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和稀土同樣有密切關系。

  考慮到中國的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剛剛起步,未來對稀土的新增需求極大。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工業(yè)品處處長晁寧此前曾表示,“在未來某個時間,不排除中國將從向全球供應這些資源到依賴進口轉變的可能性”。

  國外礦山重啟

  整頓稀土產業(yè),保護環(huán)境也是重要考慮之一。正如張安文所言,中國只占據世界30%的稀土儲量,那剩下的70%都在做什么?答案是,之前由于價格低廉而采選環(huán)境成本高,大多數國外礦山都選擇了關閉。

  去過稀土礦山現場的人都知道,稀土在開采和加工過程中,會產生有毒物質甚至放射性廢料,對環(huán)境的影響相當大。江西贛州稀土礦業(yè)公司辦公室主任林海告訴記者,南方的中重稀土資源遍布于五省區(qū)的上百個鄉(xiāng)鎮(zhèn),由于管理難度較大且采選工藝較為簡單,私挖濫采現象至今仍未完全杜絕。在濫采過程中,大量的硫銨和碳銨被灌注進礦山山體內。這些酸性物質最終進入河流和溪澗,污染水源,破壞稻田,嚴重時會導致顆粒無收。

  數據表明,2009年,美國的稀土儲量達1300萬噸,占世界總儲量的13%,但其產量為零。

  “利用稀土完成自己的綠色發(fā)展計劃,卻將污染留在別的國家,這種道理毫無邏輯!敝袊F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說。

  隨著中國削減稀土出口配額,稀土價格的飆升已刺激一些國外的礦山重啟開采,典型的如美國鉬礦公司和澳大利亞萊納斯礦業(yè)公司,日本也和越南達成了稀土開發(fā)的協定。隨著這些新礦山的投產,中國稀土供應全球的不合理局面將得到糾正,而世界稀土產業(yè)的發(fā)展也會更加健康。

  應該盯緊產業(yè)鏈

  曾幾何時,在世界大宗商品市場上,“中國買什么,什么就漲。中國賣什么,什么就跌”幾乎成了一個現象。部分發(fā)達國家也習慣了從中國低價進口原料和高價出口成品,當中國決心改變這種游戲規(guī)則時,立即激起了他們的強烈反彈,稀土只是其中的個案。

  在稀土之外,中國還嘗試在更多的優(yōu)勢資源上掌握應有的話語權,比如鎢和鉬。日前國土資源部計劃將鉬列入保護性開采礦種的消息一傳出,A股市場上的金鉬股份連續(xù)漲停,顯示資本市場對于中國資源爭取定價權的極大期待。

  在觀察人士看來,在中國資源爭取定價權的過程中,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堅持市場化的定價機制,給資源一個合理價位。在本輪稀土價格的飆升中,外資稀土分離巨頭、法國羅地亞公司中國區(qū)的一位高管曾在上海參加行業(yè)聯誼會時發(fā)出感慨:“稀土賣出土價格當然不合理,但是不是越貴越好呢?”他指出,由于受政策的刺激,當前稀土市場上有一種奇貨可居的心態(tài)。而稀土價格如果過高,肯定會限制其下游應用,到頭來也將影響上游的資源企業(yè)。

  二是注重上下游聯動發(fā)展,做強整個產業(yè)鏈。由于在本輪稀土政策調整中,最受益的是礦山企業(yè)。資源的珍貴性一旦體現,便引來了包括央企在內的各路諸侯爭奪,這勢必是一場新的混戰(zhàn)。而事實上,中國的稀土產業(yè)之所以話語權不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在稀土應用領域沒有重大突破性成果,國內深加工企業(yè)缺乏專利和自主知識產權。

  “稀土資源雖然珍貴,但儲量畢竟有限。大家不要總盯著這點資源,要多在中下游搞研發(fā),才能提升我國稀土產業(yè)鏈的價值!睆埌参暮粲酢

  鏈接:什么是稀土?

  化學元素周期表中鑭系元素:鑭(La)、鈰(Ce)、鐠(Pr)、釹(Nd)、钷(Pm)等,以及與鑭系元素密切相關的兩個元素——鈧(Sc)和釔(Y),共17種元素被稱為稀土元素,簡稱稀土。稀土是高精尖產業(yè)和重大武器系統(tǒng)必不可少的原料。稀土蘊藏量豐富的國家有:中國、俄羅斯、美國、印度、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

參與互動(0)
【編輯:張欣】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