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周刊:北京警方表示,贈閱200張以上的艷照可獲刑。警方執(zhí)法的依據(jù)是將“隱私照”定位為“淫穢物品”,這種定位是否合適?
何兵:應該說是,因為“淫穢”這個東西不好定位。比如說裸體照,我們知道油畫,一些裸體畫等就是藝術,展示的是人體美,但如果是以性為目的的,就可以界定為“淫穢品”,但裸露的尺度如何掌握,比如有些女孩就愿意拍這些照片,一些攝影家集結在一個風景很美的地方去拍裸體照,你也很難說這是“淫穢照”。是不是“淫穢”,有時一看就知道,但界定卻說不清。性行為、性游戲的照片應該說是“淫穢品”。
南都周刊:這可能要區(qū)分兩個不同的領域,當事人本身拍攝這些照片,屬于個人隱私性的性行為,是“隱私照”,但一旦進入傳播領域,就成了“淫穢品”。
何兵:當事人拍攝這些照片本身不是以傳播公布為目的,但照片本身涉及一些性行為,與一些色情網站的淫穢照片并沒有區(qū)別。要是當事人自己拍攝,自己保留,那就沒有什么社會危害性了。至于“艷照”、“隱私照”或者“淫穢照”,這只是一個稱呼、命名的問題,但法律談的是照片被傳播后的效果。
這些照片是“隱私照”,不應該被公開,不應該傳播。“隱私權”保護的東西不一定是道德上正當?shù)臇|西,也不一定是合法的。這些東西往往是不能公開,或者當事人不愿意公開。隱私權保護的東西往往是為社會“主流”道德、“主流”風尚所不能接受的事實、行為。社會有公共道德、公共習俗、公共風尚、公共法律,要求人們在公眾場合要遵守這些。為什么要保護個人“隱私”呢?就是承認有些人是難以遵守這些公共道德的,要讓所有的人都完全按照公共規(guī)則來行事,這對人實際上是一種摧殘。隱私權保護使人更自由、更放松,公共規(guī)則則是一個秩序的要求,使人的行為收斂一些。這樣一張一弛,才能使人更現(xiàn)實地生活。社會才得以建構,男女之間的性生活要在私密的場合進行,也是這個道理。
南都周刊:在由此引發(fā)的隱私權探討上,有人認為在言論表達自由和隱私權的選擇上,中國當下應該像歐洲的一些國家一樣,隱私權優(yōu)先,“言論表述的權利止于隱私權開始之處”。
何兵:這是一個觀念,或者說是一個想法,言論自由止于隱私權的門口,如何劃定呢?自由是個價值,秩序也是個價值,是偏重自由還是偏重秩序呢?太難定論了。自由幾斤幾兩?秩序又是幾斤幾兩?沒人能講出來,談論這些問題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公共人物卷入的公共事件是可以評論的,但在這過程中,不要辱罵,要理性評論,真實報道,除此之外還能說什么呢,雞一嘴,鴨一嘴,你能不讓誰說呢?
沒有“唾沫星”就沒有公共道德
南都周刊:同樣是公眾人物,對娛樂明星和官員的隱私權保護方面,應不應該做出區(qū)分?
何兵:是應該有區(qū)分,因為官員掌握公權力,對他們的保護應該更弱一點,他們的財產收入要公開,他們的私生活也很容易被人關注。什么是公眾人物?就是這些人的行為、思想和舉止深刻地影響了公眾的行為,這也是一種權力。權力不僅僅存在政府層面,社會也存在權力,包括你我。至于如何區(qū)分和細化,這就比較難了。這需要在個案中確定標準,判例法的好處就是通過一個一個的個案進行識別,這個案子和那個案子有何區(qū)別,娛樂明星和政治人物有何區(qū)別,全國性公眾人物和地區(qū)性公眾人物有何區(qū)別。在這個識別過程中形成標準,整合成法律。這是一種漸進式的立法,而中國實行的是法條主義立法。
南都周刊:“艷照門”還引發(fā)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爭論:一部分人認為拍這種“隱私照”是當事人的性自由選擇,別人無權做出道德評判,更無權辱罵當事人。
何兵:道德不是靠法律來執(zhí)行的,靠的就是公眾的道德評價和其形成的壓力維系的。就是因為有“我說”,“我說”,才有“大家說”。這個事沒有捅出來時是個人隱私,但捅出來就不是了,你不能不讓別人發(fā)表看法,以前鄉(xiāng)土社會秩序的維系就是靠“家長里短”支撐,沒有“唾沫星”就沒有公共道德。
是否謾罵就靠個人的自律了,有些人可能看了不說,有些人是看了就說。我個人覺得這種事沒有必要過多地熱評,完了就完了,不算什么大事,但有些人就是要說,沒事干閑得慌。
為什么要對公共人物的隱私權保護相當弱一些?一個是權力控制,如果對政治人物的隱私保護太嚴,社會就會面對其權力失去控制的風險。第二個原因就是滿足公眾的興趣(笑)。說公眾八卦也好,低級趣味也好,但他們對公眾人物的私生活就有這個興趣。明星的商業(yè)價值不就是靠公眾的這種“興趣”支撐的嗎?如果老百姓都不八掛,都不低級趣味,整天看唐詩宋詞,背毛主席語錄,那明星還有什么生存空間啊,也不紅啊。像我們這些教授,也八卦呀(笑)。不然小報怎么會有市場?
南都周刊:其實,指責這種網絡上的“道德大審判”也有點多慮,也挺無聊的。
何兵:互聯(lián)網正在改變人們的道德觀念和道德標準,一個社會道德標準的維系是與社會環(huán)境息息相關的,中國在改革開放前社會是一個行為方式和道德標準,那時穿喇叭褲都是另類的,是歸于“流氓”之流的。但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一切都是解構、一切都是反諷,把真相都給捅出來了。之前意識形態(tài)中高大全的人物塑造,現(xiàn)在都不可能了,因為塑造這些人物,是以信息的單項傳遞,是以屏蔽為前提的。阿嬌被商業(yè)力量塑造成“玉女”的形象,何嘗不是在反諷我們這整個社會?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