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11月14日電 題:“盛會情結”淡化 亞運顯出平常心
中新社記者 沈嘉
對在不長時間里經(jīng)歷過奧運和世博兩個大事件的中國來說,廣州亞運會更像一個家庭“Party”。
當?shù)孛襟w用“很家!眮硇稳輳V州亞運會。因為在這屆“市辦”的亞運會上,看不到太多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盛會機制的影子。
與舉行奧運會和世博會時,中國國內(nèi)評論動輒言及“百年淵源”不同,廣州亞運會的參照對象似乎只有一個,就是20年前的北京亞運會。但從“山是高昂的頭”到“重逢”,已然是兩種敘事方式。
20年前,亞運會的聲音充滿了許多年輕人的一天。他們走在城市街頭,商場的“三洋”牌收音機和又小又厚的彩電到處播放著亞運會賽況和歌曲。在文化衫剛剛興起的時代,許多年輕人認為穿上印有“太陽•長城”會徽和吉祥物“熊貓盼盼”的T恤是件很“潮”的事。
今天,亞運會的“Logo”似乎只對那些集郵愛好者和為孩子購買公仔的家長更具吸引力。大多數(shù)人可能只在電視和網(wǎng)絡上“蜻蜓點水”式的選擇一些賽事信息或者亞運美女們的養(yǎng)眼圖片。
根據(jù)一家專業(yè)調(diào)查網(wǎng)站的數(shù)據(jù),僅有不到16%的內(nèi)地網(wǎng)民認為亞運會對自己的影響很大,這與認為“基本沒有影響”的人數(shù)基本相當。而大多數(shù)人選擇了以平常心來看待亞運。
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是,多數(shù)人認為亞運會將促進中國經(jīng)濟與政治的發(fā)展,但對于廣州大張旗鼓地翻新與拆遷建筑物,有逾兩成人明確表示“不喜歡”。
對于市民們的建議和批評,廣州市政府在過去選擇了“從善如流”的做法。面對市民關于亞運工程擾民問題投訴時,該市建委主任曾作揖道歉,最高層級的管理者也曾就修路塞車等問題向市民們公開道歉。
當看到當?shù)孛襟w也成為各種善意批評的“傳聲筒”時,一位服務過北京奧運會的專家略感擔心道,“政府應該引導”。不過廣州人卻認為,“廣州歡迎你批評”體現(xiàn)出了面對盛會的對等精神,而不是“家丑不可外揚”的客套。
一位央視資深評論員對此贊賞道,“這些表面上的‘不和諧’,其實是更大的‘和諧’。這是廣州亞運會非常巨大的一筆財富,而且是給中國未來發(fā)展的財富!
廣州面對盛會的平和心態(tài)來自這座城市的日常姿態(tài),除了物質(zhì)上的便利和高度發(fā)達的市場外,這里還有在每年“兩會”上愛“吵架”的人大代表,大眾間溫和禮讓的人際關系,說什么方言都不被歧視的社會包容性以及為低收入者、體力勞動者們留下棲息地的城區(qū)等。這些都被媒體列進了“愛廣州的60條理由”中。
這是一屆帶有“廣州性格”的亞運會,盡管還有不完美之處,但它說明,中國正在“換個姿態(tài)辦盛會”。(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齊彬】 |
專題:第16屆廣州亞運會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