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階級斗爭轉化為價值觀沖突時,此白毛女已非彼白毛女,此黃世仁亦非彼黃世仁,白毛女嫁黃世仁也就不再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不是一般地雷人。
文藝評論家熊元藝拋出“白毛女嫁黃世仁”的話題,猶如第二個“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幾乎一夜之間傳遍了各大網(wǎng)站,以至無人不曉。這個在過去看來是離經(jīng)叛道的話題,如今竟然不再是惟一的答案,而是引發(fā)了公眾的熱烈探討。(新聞詳見昨日本報A22版)
“白毛女為什么不能嫁黃世仁”?——90后女大學生的這句“狂妄之語”,反映出時代變遷、觀念變化和社會多元化的趨向。也許,當它的答案不再是惟一時,我們更能廓清歷史和現(xiàn)實的真實面目。
坦率地說,白毛女嫁黃世仁,在舊社會并不稀奇。那個時代男尊女卑,老夫少妻、“郎財女貌”、一夫多妻的現(xiàn)象,怕是比當今社會包二奶還普遍。所以,黃世仁才自我感覺良好,覺得白毛女跟他挺“般配”,不想碰上個硬釘子。不過,文學作品的取材是有選擇的,它選擇了一個追求愛情和自由的白毛女,選擇了一個強搶民女的惡霸黃世仁,讓兩者之間發(fā)生激烈的沖突,是為了表現(xiàn)階級斗爭的不可調和的矛盾,以及新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就是說,作品本身并未否認有人愿嫁黃世仁。
時代巨變,人的思維也劇變。如今的我們,更愿意以價值觀念和群體利益的沖突,來看待過去那些敵我性質的矛盾和沖突,所以階級斗爭已經(jīng)成為一個歷史名詞。“白毛女嫁黃世仁”問題的提出,其實就是這樣的一種視角的轉化,人們將其看作是一種價值觀念的沖突,這才有了探討的空間和爭議的基點。所以,在無形之中,我們已經(jīng)偷偷地更換了概念,轉移了話題——山還是那座山,河卻不是那條河了。
在去掉了歷史包袱之后,我們以價值觀來審視“白毛女嫁黃世仁”的話題,就不再那樣沉重了。這個世界的人是千差萬別的,所以價值觀從來不可能一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即便強悍如秦始皇,可以統(tǒng)一中國,可以焚書坑儒,但也無法統(tǒng)一所有臣民的思想。所以,到什么社會,都有厭惡黃世仁的;到什么社會,也都有能接受黃世仁的。提到黃世仁,有人想起糟老頭子,有人想起宅多地廣,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反應。
而演進到當今社會,價值觀多元化的程度則是亙古之最。在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之下,不少人的精神與物質追求此消彼漲,很多事情便不再牢不可破,也不再是答案惟一,而我們也漸漸地見怪不怪。要愛情,還是要面包,這已是一個普遍的現(xiàn)實問題。最終的結果,有人選擇愛情,有人選擇面包,有人二者兼顧追求最佳性價比……對于各樣的選擇,我們可以贊同、不贊同或是反對,但卻沒有必要去上綱上線、大加指責。
我們要與時共進。既然小品里能讓黃世仁給楊白勞下跪,我們還有什么不能去假設、探討和爭議的呢?誰要嫁誰,由她去吧!(張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