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9月3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3日刊出文章《高官退休慣例出書 向人民交心》說,朱镕基出版涉及個人從政生涯的書籍,顯示從中共元老薄一波出版回憶錄式傳記起,大陸卸任高層官員已逐漸建立起退休后著述的慣例。卸任高官回憶錄讀者群鎖定了一般老百姓,不僅將時代的高層決策透明化,同時更體現(xiàn)官員的自我性格。
文章摘編如下:
朱镕基出版涉及個人從政生涯的書籍,顯示從中共元老薄一波出版回憶錄式傳記起,北京高層官員已逐漸建立起退休后著述的慣例。
早前大陸位列領導人的政治人物,退休后多寫的長征、革命戰(zhàn)斗歷史的書籍較多,諸如《長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類。后來也出現(xiàn)過一些領導人的回憶錄,而真正寫出高層政治決策特性的,應從中共“八大元老”之一薄一波出書開始,他于一九九七年出版的《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是研究中共黨史極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相較于美國卸任高官往往前腳踏出白宮,后腳就進了出版社,大陸一直缺少退位高官以個人的經(jīng)歷、個人的思考來反映一些具體、重大的事件和場景的語言體系。從薄一波的書開始,此一語言體系開始逐步建立。
自薄一波以后,如楊尚昆、李鵬、李嵐清、錢其琛及張震,這群卸任高官以無官之人的身份評述重大事件,不僅將時代的高層政治決策透明化,同時更體現(xiàn)了官員的自我性格。
縱觀大陸退休高官的著述,有類似西方官員的在位時決策回憶錄,如《楊尚昆日記》及錢其琛的《外交十記》;前者是研究中共黨史必讀資料之一,后者提供了中國從韜光養(yǎng)晦到大國崛起的外交戰(zhàn)略如何過渡的第一手資料。
卸任高官回憶錄帶有明顯的“自我述職”色彩,鎖定的讀者群是一般老百姓,稿費自然不是他們所必要的,錢其琛將《外交十記》的七十萬元人民幣稿費捐給外交學院,李鵬更是將高達三百萬元人民幣稿費捐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