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0月20日電 意大利《歐聯(lián)時報》20日發(fā)表評論員文章說,華人好面子,重臉面,這本身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在我們千百年的傳統(tǒng)積累過程中,面子關(guān)乎于一個人的尊嚴和氣節(jié)。爭面子往往是一個努力拼搏的過程。但是事事過猶不及,什么東西一旦過了度,也就變了味道。為保全“面子”而替別人的失誤買單,不過是一種虛偽的自欺欺人罷了。華人顧及“面子”,不被別人輕視,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成就、扎扎實實的奮斗。
文章摘編如下: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居家過日子自然離不開要到超市購物。近日,一些華人反映了自己在超市購物的時候遭遇了充當“冤大頭”的經(jīng)歷。詳細了解情況發(fā)現(xiàn),原來是由于營業(yè)員輸入了錯誤的商品條碼,多收了幾歐元,或者干脆多收了兩個塑料袋的錢而已。照理說,諸如此類無心導致的小失誤本屬人之常情,實在犯不上上綱上線的拿來討論。不過與之相關(guān)聯(lián)的另一個現(xiàn)象,倒是值得咱們?nèi)A人好好琢磨琢磨。
在超市收銀臺旁邊,只要稍微留心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華人在購物后通常是立即離開,根本不去理會商品是否與發(fā)票相符。與之相反,不少意大利人卻在結(jié)賬后,習慣性地站在收銀處旁手持發(fā)票一一核對商品。對此,通常以不拘小節(jié)為特征的意大利人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謹慎;反倒是一向推崇認真細致的華人顯得頗為漫不經(jīng)心。在筆者看來一種普遍性的習慣背后,一定隱含著一種生活態(tài)度或處事觀念。那么華人不以為然的背后是什么呢?
在不少華人看來,購物之后,謹小慎微的核對賬單,看起來難免有點啰嗦甚至是斤斤計較,多少有點小家子氣。反之結(jié)賬之后揚長而去倒是顯得無比闊綽,甚至是瀟灑。于是,我們不在乎所購商品是否和發(fā)票相符,也不在乎購物金額是否存在偏差。我們寧愿當一回“冤大頭”,也不能丟了“面子”,也不能讓人覺得自己小氣。說白了,我們追求灑脫,追求闊綽,無非又是“面子”心理在作怪。
冷靜想想,如此行為是用我們自己的辛苦所得平白無故替別人的失誤買單,非但不會讓人家感恩戴德,沒準還會成為笑柄。就算這幾分幾毫我們不至于放在心上,可用自己的辛苦錢打“水漂”估計也沒人能做到心甘情愿吧?
華人好面子,重臉面,這本身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在我們千百年的傳統(tǒng)積累過程中,面子關(guān)乎于一個人的尊嚴和氣節(jié)。爭面子往往是一個努力拼搏的過程。但是事事過猶不及,什么東西一旦過了度,也就變了味道。要知道“死要面子,活受罪”也讓人不齒。
細數(shù)過往,當年那些一貧如洗的華人華僑,赤手空拳在異國打拼天下,那樣的經(jīng)歷中他們遭受過多少譏諷和嘲笑?如今三千萬海外華人華僑的輝煌成就,足以回應(yīng)當初的一切非議和譏諷。
為保全“面子”而替別人的失誤買單,不過是一種虛偽的自欺欺人罷了。華人顧及“面子”,不被別人輕視,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成就、扎扎實實的奮斗。(博源)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