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圖為女民兵方隊。 中新社發(fā) 盛佳鵬 攝
中新網(wǎng)10月29日電 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新加坡國務(wù)資政吳作棟28日在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吳嶺村的祖鄉(xiāng)探親參觀后接受本地媒體訪問,談及近日在新加坡鬧得沸沸揚揚的張元元“報效祖國”事件時表示,張元元的選擇沒有錯,身為一名中國年輕人,能夠參加祖國60周年國慶的檢閱禮是極為光榮的事。更何況,張元元只是新加坡永久居民,還不是新加坡公民。
現(xiàn)年29歲的張元元在23歲時離開北京到新加坡學(xué)習(xí),三年后申請成為永久居民,兩年后回北京,其后毅然報名參加了中國60周年國慶閱兵的女民兵方隊,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結(jié)果成為中國官方媒體努力打造的“愛國女海歸”典型。有關(guān)報道被一些眼尖的新加坡人發(fā)現(xiàn),由此在新加坡衍生一場質(zhì)疑新移民認(rèn)同感的熱議。
吳資政說,更應(yīng)該關(guān)注的是,如何吸引這些永久居民成為新加坡公民。當(dāng)然,如果一個人成為了新加坡公民,他自然就不應(yīng)該參加其他國家的國慶檢閱禮。
他也說,新移民即便成為了新加坡公民,也不意味著他們必須與原屬國家切斷關(guān)系。新加坡是個小國,歷史較短,若與原屬國家切斷關(guān)系將意味著失去自己的文化和根,新公民將感到若有所失。因此,他鼓勵新公民與原屬國家盡量保持聯(lián)系,但要記得自己已是新加坡人。
吳資政表示,新加坡要建立的是一個含有原屬國家成分的獨有新加坡文化。他舉例說,跟其他新加坡人講福建話時,他會說“我要吃roti(面包)”、“我去巴剎”、“你講simi(什么)”,這些新加坡式的福建話只有新加坡人聽得懂,不過,無論如何,中國的福建人還是能了解一二,畢竟里頭的詞匯仍有很多是相同的。
吳資政28日是第一次回到吳嶺村的祖鄉(xiāng),他告訴記者,回祖鄉(xiāng)探訪參觀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新加坡近日掀起了一股針對新移民的熱烈討論,他覺得此行有助于把這個課題概念化!爱(dāng)然,這也因為我的祖鄉(xiāng)剛好是在前往泉州的路上!
吳資政的父親8歲時隨父前來新加坡,因此吳資政在新加坡屬于第二代。
在新移民課題的熾熱討論中,吳資政認(rèn)為,新加坡人必須意識到三點:第一,新加坡人其實都是移民,無論是自己或先輩,都來自印度、馬來西亞、印尼、中國等國;第二,新加坡需要另一波的新移民,因為新加坡的生育率偏低,單靠新加坡人本身,今后的人口不會增長,而新加坡經(jīng)濟(jì)今后若要取得至少4至5%的增長,需要更多的人力資源和勞動力;第三,除了歡迎新移民外,也必須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新加坡社會,減少他們與新加坡人的磨擦。
他說:“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三點,否則繼續(xù)熱議,只會更加情緒化!(楊永欣)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