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3月7日電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郭樹清說,中國的國際收支順差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與人民幣匯率變動關系不大,因此,調整匯率無法解決中國國際收支順差問題。
正在出席“兩會”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郭樹清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符合中國市場化改革的方向,這對國際收支平衡也會發(fā)生明顯影響,但是由于預期等因素的不確定性,這種影響的方向、力度也是很難確定的。
他提醒人們注意,中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資本項目出現(xiàn)“雙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國際分工和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全球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向中國轉移,而人民幣匯率一定幅度的調整不會改變這種趨勢。
20世紀90年代以來,除個別年份外,中國的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均為順差,這一特征近年尤其明顯。2001、2002年國際收支總順差分別為522億美元、677億美元,而2003年僅上半年即達555億美元。中國的外匯儲備因而快速增長,到2003年底已達4033億美元。
郭樹清表示,“基本平衡,略有盈余”是中國歷來在國際收支問題上的政策目標。中國的國際收支順差積累時間較長,有著深刻的國際國內原因。解決這一問題,取決于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涉及諸多方面體制改革和思維轉變,同時也必須充分認識改善國際收支平衡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據(jù)介紹,去年以來,中國有關部門已經主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如方便企業(yè)或個人用匯,鼓勵企業(yè)“走出去”,擴大進口,赴美采購,等等。郭樹清表示,在繼續(xù)擴大內需、加快結構調整的同時,中國將加大涉外經濟政策的調整力度,促進經濟內外均衡發(fā)展。郭樹清認為,在過去中國經濟開放度較低的情況下,所謂國際收支平衡主要就是對外貿易平衡。在引進外資規(guī)模越來越大,對外投資也開始起步的新形勢下,國際收支總體平衡狀況就不一定和貿易收支平衡狀況完全一致。今年的國際收支情況還存在著相當?shù)牟淮_定性。1月份,中國的對外貿易出現(xiàn)0.3億美元逆差,其他項目仍是順差,全年情況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判斷。
郭樹清指出,保持國際收支順差,對于中國這樣一個處于經濟高速增長和體制轉軌時期的發(fā)展中大國來說,確有好處。但是,國際收支持續(xù)順差也是一種不平衡,表明中國在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方面還有改進的余地,對國內宏觀調控和貨幣政策運作以及進一步發(fā)展對外貿易也會帶來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來源:新華網(wǎng) 記者顧錢江 李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