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是《林海雪原》作為紅色經(jīng)典的最大賣點,同時《林海雪原》為了迎合現(xiàn)在觀眾的收視趣味,對人物進行了較大程度的改編。從出品方角度考慮,即希望對“楊子榮”有感情的老觀眾的喜愛,也渴望有更多年輕觀眾關注。如今,革命題材劇到底還有多大市場,一部《林海雪原》的收視分析是很有代表性的,記者采訪了不同年齡段觀眾對于新版《林海雪原》的看法,革命題材劇想要皆大歡喜似乎很難。
60歲觀眾:還是舊的好
對于60歲以上的觀眾,《林海雪原》不僅是一部小說,也同樣承載著一個時代的記憶,所以對于如今電視劇添加進的“時代新元素”也最不能容忍。65歲的劉女士表示,“看了前幾集我是非常憤怒的,以前無論在小說、電影、樣板戲里,楊子榮都是智慧、英勇、有魅力的英雄形象,怎么被電視劇里安排成火夫了,還往別人飯里下巴豆。我看到報紙上導演說希望楊子榮不是天生的英雄,要有些小毛病,還搞對象。可是,你弄得再熱鬧觀眾不接受也是胡來,再怎么拍也沒有原來的好了,當時人的思想境界和現(xiàn)在的人可不一樣!
50歲觀眾:懷舊難到位
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雖然50歲左右的中年人對《林海雪原》了解最多以至如數(shù)家珍,但卻都對翻拍的電視劇并不太感興趣!皩ξ覀儊碚f,這種東西拍得再好也好不過原來的樣板戲和電影”,56歲的林先生說:“我們這代人基本上都看過小說、樣板戲和電影,小說經(jīng)過電影得到升華,尤其是土匪互相對黑話特別精彩,樣板戲也一樣,維護突出楊子榮高大的英雄形象,大家都比較認可。好多經(jīng)典臺詞大家都倒背如流,幾乎就沒有不知道的,原來也有一些紅色經(jīng)典改編成電視劇,但看過之后都覺得沒有太多新意!
40歲觀眾:真正出新不易
導演和編劇曾表示,新版《林海雪原》力求融入更多現(xiàn)代的東西,以適合如今觀眾的收視習慣。一位從事電視媒體行業(yè)的編輯李先生分析,新版《林海雪原》并不是改編理念不對,而是電視劇本身拍得有些問題。他說:“沒想到一部影響了三代人的作品拍得太平淡、太普通,前兩集我是認真看的,再往后感覺節(jié)奏比較拖沓。其實不是說加進感情線就叫商業(yè)元素,如果改編好了,節(jié)奏緊湊一些,故事設些懸念,再加上點精彩的情節(jié)才對,F(xiàn)在我是一場戰(zhàn)爭場面都沒看見!
30歲觀眾:細節(jié)失誤多
30歲左右的觀眾大多對《林海雪原》的印象已經(jīng)不太深刻,本來不太會被固有觀念左右,但不少人表示,雖然拍攝還算精良,但劇中硬傷也不少。一位何先生告訴記者:“我就看了幾集,也就巧了,硬傷遍地,漏洞連篇。比如前面還說是正月十五呢,后面就說二十五了;比如把‘八·一五’說成‘九·一八’;比如一群人從雪地往下滾,應該是有各種姿勢的,結果整齊劃一距離都沒太大偏差,和立定跳遠似的;還有場景和場景之間也不緊湊。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看那時候的事好多就挺假的了,而如今一些人為的因素也加得不怎么高明,弄巧成拙了!
20歲觀眾:興趣不大
如果說30歲以上的觀眾對《林海雪原》還或多或少有些期望的話,那么20歲左右年輕人的普遍反映是不大關心。事實上,由于選擇多元化,要讓20歲的人對革命題材戲表現(xiàn)出十足的趣味是很難的。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金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