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洛川縣,位于西安以北,延安以南,距延安130公里。在陜西人的眼里,這是個有趣味的地方:關中人認為,到了洛川就算到了陜北,但陜北人卻說,洛川已經算是關中地面。正是這種地理位置,使人們在洛川能看到很多文化的影子,有關中平原的,也有陜北高原的,古代各民族風俗也在這里匯合演變。正應和洛川民俗博物館館長段雙印的那句話,洛川是個“取千里瞬間,收百里風俗”的地方
王國忠的家就在洛川縣城西北方的王家村。今年67歲的他臉龐黑瘦,絡腮上的短胡茬兒白多黑少,眼珠里也帶些黃色的渾濁,但他走起路來并沒有老態(tài)。臘月二十一這一天,王國忠站在院里,心情不錯。
王國忠的院落不大,北邊西邊各兩孔窯洞,東邊是一面黃土堆砌的院墻,高過人頂。平時只有王國忠老兩口和年近90的母親居住,如今外孫子和孫女都放了寒假,來了兩個孩子,氣氛一下熱鬧不少。再過幾天,王國忠的四雙兒女和孫輩們都會回來,填滿王國忠的四孔大窯,之后十余天里,院子里將充滿過年的喧鬧。
王國忠開始坐在院子里清理一根木椽子,他把上面糊的紙一點點撕下來,椽子約有小碗口粗細,長不到兩米——這東西將在過年時派上大用場,王國忠干得仔細。他已經把過年的花生瓜子買好,還有糖果、煙和鞭炮,但魚肉蔬菜他不用管,全是兒女們帶來。過年的六七天中,全家十幾口人會住在一起,該吃啥喝啥,也由兒女操心。
日益見“懶”的過年
王國忠覺得現(xiàn)在過年沒從前那么忙叨了。早些年,要提前好幾天就開始準備過年的吃食,單攤油糕就得好幾天——將硬糜子面和水攪勻,攤在鏊子上,一個個烤出來,上百張油糕撂在一起,過年時能吃好久。現(xiàn)在很少有人愿意弄這個麻煩事了,想吃,村里專門有人家做了賣。
王國忠已經把四孔土窯都打掃干凈了。窗上,已貼上新的窗花,給這個院落帶來年的喜氣。但就因為貼這個窗花,已讓王國忠的母親嘟囔了好幾回。老太太坐在窗后炕上,腿上蒙著一層被,數落著晚輩:現(xiàn)在的人越來越懶了,連窗花都要買現(xiàn)成的!她對孩子們講,過去正月里過完年,大家沒事時,姑娘媳婦就會聚在一起剪窗花,各種各樣剪出來,然后留著,待到來年臘月二十三過后才拿出來貼上。
之所以要等到臘月二十三過去,是因為那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工作的日子,灶王爺一走人們就沒人看著了,可以隨便干點什么?涩F(xiàn)在,貼窗花的日子也不講究了,剛臘月二十一就貼上了!
下午的時候,王國忠的大女兒王素芹送來了幾箱橘子和香蕉,她順便問父親今年家里請秧歌的事。
在洛川,過年請秧歌是一種很普遍的習俗,本村的一些人自發(fā)組織成秧歌隊,到了過年時到各家去扭一扭敲一敲,趕個熱鬧、帶去喜慶。想請秧歌的家庭在年前就會接到帖子,只要你不拒絕,秧歌隊到時就會過來。也有的村不發(fā)帖子,想請秧歌的人家在過年時門口掛個紅燈籠,秧歌隊也會上門。跳完了,這戶人家給大伙一條煙,再“打賞”50塊錢表示感謝,皆大歡喜。
但去年請完秧歌,王國忠鬧了點不愉快。因為“打賞”時,女兒王素芹當著外人的面要替老爺子拿錢。王國忠雖說平日里并不富裕,但覺得這樣可傷了他的自尊心,所以王素芹今年特意要問問。
其實王素芹本人就非常喜歡扭秧歌。每年春節(jié),一過初十,洛川東南西北四大社就會在縣城里舉辦秧歌匯演,人們跳秧歌、舞蹩鼓、鬧“社火”、踩高蹺,熱鬧非凡,每到這時,王素芹都是秧歌隊的一名積極分子。
春節(jié)半月忙
今年春節(jié)雖然還沒到,但王國忠心里有數,按老輩傳下來的風俗,這個春節(jié)大致會這樣過:
三十一早,王國忠的子女就會早早地到家報到,女人在家?guī)屠先藴蕚滹埐,有些東西一做要一大鍋,然后放在那里,一直吃到初七,大家離開。
王國忠則帶著兒孫到村北頭,在自家祖墳前磕頭、燒紙錢。回到家后,王國忠的兒子就會帶著娃們到大門口放上一掛鞭炮,鞭炮聲響,標志著春節(jié)正式開始。
放完了鞭,王國忠在家里等著侄輩來拜年,而王國忠的兒子則帶著娃們到親叔伯家拜年,在村里跑了一圈,回到家里吃上午飯。下午兄妹幾個則陪著王國忠打打麻將。
到了傍晚還有個小“儀式”,主角就是前文提到的那根椽子。王國忠會把那個椽子橫在院門內側,叫做“擋節(jié)”,是用來擋鬼的。洛川過年,三十兒晚上不關院門,因為要請自家祖先和神靈回家過年,但卻要防著鬼進來,于是放根椽子擋著。
放好了“擋節(jié)”,王國忠全家就要去村里本家族的祠堂拜祖先,當地稱之為“拜影”。所謂“影”就是寫有祖先譜系的一張大紙(或者是布、絹),與家譜不同,上面只記每一代的嫡長子及其妻室。這里有個規(guī)矩,就是只有在人死三年后才能上“影”,因為這里人認為,人死后三年之內是鬼,三年之后才成了神。
拜過了“影”,王國忠全家15口人,就圍坐在兩張大桌周圍,吃團圓飯。之后就是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直到歲更子時放鞭炮——送歲。
初一一早起來,王國忠的兒子會再放一掛鞭炮,意為迎春。然后帶著娃們到村里給所有的長輩磕頭拜年。小孩子們給父輩磕頭,父輩們給村里的長輩磕頭,而像與王國忠同輩的老人,還要來給王國忠母親磕頭拜年。在這拜年之中,孩子們也就領到了期盼已久的壓歲錢。
王國忠去年給孫子孫女每人50元,這對一個年收入只有兩三千元的農村家庭來說,數目不小。
到了初五,當地又有一個傳統(tǒng),就是這一天不能放鞭炮,要過“窮日子”,這天要吃一種用糜子做的“攪團(字:麥團)”,這是一種粘食,據說是為了糊窮窟窿。
初六之后,村里開始送秧歌。各村的秧歌隊有大有小,小的十幾人,大的二十余人。在村里送過,還會以社為單位到縣城里參加秧歌匯演。
到了初七,晚上又是整夜不關大門,但把“擋節(jié)”撤了,這回是請鬼來家過年。這樣,整個春節(jié),人、神、鬼三界各得其樂。
初十過后,縣城里便會熱鬧起來,四大社的秧歌匯演占據了縣城整個東南西北四條大街,每個社都供奉著一個神靈,祈子的、請財的、保佑平安的,各不相同。遠近村的老百姓都會來趕這個熱鬧,整個洛川縣場將被熱鬧的秧歌匯演和人群點染得一片紅火,直到正月十五的燈會春節(jié)才算到了尾聲。然后鄉(xiāng)民各自散去,春耕夏作,周而復始。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何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