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并注明摘自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
目前研究生招生改革的中心思路其實是逐步擴大教育行政部門對于教師的監(jiān)管力度,結果是考試越來越程式化、客觀化。這不僅容易誘發(fā)行政部門的作弊,而且最終便宜的只是那些平庸考生和濫竽充數(shù)的導師
-文/張鳴
研究生招生,近來逐漸成為一個公共話題。去年的北大甘德懷事件,在網(wǎng)上鬧得沸沸揚揚,余波未消,今年清華美術學院陳丹青的辭職,又將此事提上大眾的“議事日程”。
自從大學擴招后,考研已逐漸成為越來越多大學畢業(yè)生的首要選擇,考研的基數(shù)陡然增大,考研熱潮所及,連歷史、哲學這樣過去門庭冷落的學科,也變得很有人氣了。大家的感覺是,現(xiàn)在的研究生考試招生,跟過去的高考差不多了。這樣一來,研究生招生這種原本各個學校很個性化的行為,其公正性自然會受到各方的質疑。
事實上,為了應對這種質疑,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各個有權招碩招博的學校,一直在進行考試和招生制度的改革。比如,出題從原本的招生老師都參與,變成由專門的出題組出題,出的題還要求提供標準答案(對人文社會科學這樣的學科,也要求題目必須有惟一的答案),以方便教學行政人員對判卷活動進行檢查?季韽倪^去的不糊名字到糊名字,再到連考生的一切資料都嚴格保密;老師判卷也由過去各系自己組織實施,到由研究生院統(tǒng)一組織,判卷人從始至終處在研究生院工作人員的嚴格監(jiān)控之下。復試也由研究生院統(tǒng)一制定復試表格,最后錄取更是由教育部統(tǒng)一按學科劃定錄取分數(shù)線,各個學校按線錄取。
這種改革的中心思路其實是逐步擴大教育行政部門對于教師的監(jiān)管力度,其結果是考試越來越程式化、客觀化,恨不得有一天像托?荚囈粯樱瑢崿F(xiàn)機答機判,最后由工作人員統(tǒng)計整理公布就可以了。必須指出的是,目前這種思路的改革隨著大眾對招生的質疑,正大有升級的趨向。
但是問題是,這種改革能夠保證研究生考試招生過程的公平公正嗎?考試招生里的壞事,即使都是教師做的,那么把權力放在行政人員手里,是不是就可以太平無事?當然,人們可以說這種改革可以使得教師和行政人員互相監(jiān)督,壓縮作弊的空間。不過,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從過去的實踐中看,這種監(jiān)督實際上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因為事實上教師和行政人員在考試招生上的權力,在制度上就是不平衡的,行政部門是主導者,而教師的權力僅僅是技術上的,只要行政部門可以實現(xiàn)考試的題庫化、客觀化,甚至機答機改,教師的參與就可以減少到最小,甚至完全成為不必要。不平衡的權力結構,監(jiān)督勢必是不完全的,甚至可以被優(yōu)勢的主導者一方憑借技術手段輕松瓦解,就像目前各個學校所存在的現(xiàn)實。
教師為什么要招研究生?從理論上講,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做學問、做研究,同時也推進自己的研究,增益自己的學問。所以,他們應該有權利挑選那些他們認為合適跟著自己做學問和研究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研究生的招生,是個非常個性化的行為。一個導師,如果貪圖世俗的利益和好處,刻意招收根本不適合做學問和研究的人來做他的學生,如果入學以后的考試和畢業(yè)論文答辯,是按規(guī)矩嚴格進行的話,那么這個導師肯定會因此而蒙羞,他也無法讓他招來的混混實現(xiàn)得到學位的愿望。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我們的高校顯然無法實現(xiàn)這種理想狀態(tài),招進來的研究生,無論是碩士還是博士,只要招進來了,就差不多能混出去,得到一頂方帽子戴。所以,研究生考試招生的改革,應該改的出口,而不是入口。
在入口上做文章,加強本來已經(jīng)很強的行政權力,不僅容易誘發(fā)行政部門的作弊,而且非常不利于真正的優(yōu)秀人才的選拔,對于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尤其如此。越來越程式化客觀化的考試,最終便宜的只是那些平庸考生和濫竽充數(shù)的導師,對于真正想做學問的學生和導師,卻意味著災難。
在西方高校里,行政部門的職能只是為了教學和研究服務,而我們的高校里卻是行政監(jiān)管的強化,再強化。其實,只要我們在研究生出口上,多一點制度的限制,多一點監(jiān)督,讓那些東郭學生混出去的成本提高若干,導師在入口上作弊的顧慮就會增大幾倍甚至幾十倍。
我認為在監(jiān)督制度的諸元素中,相比行政部門,學生和導師的作用更重要。事實上,對于讀研的過程來說,真正休戚相關的人是他們,只有他們才最有監(jiān)督的內(nèi)在動力,他們不僅可以監(jiān)督東郭學生,更可以監(jiān)督東郭導師,最終讓我們高校的東郭先生少些,再少些,讓我們的高校,不再像一個衙門。-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