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島成為旅游勝地
珍寶島,這個距我岸200米,距俄岸300米的美麗小島,因為1969年的那場自衛(wèi)反擊戰(zhàn)而名揚天下。
落日熔金時分,經過3個小時的顛簸,《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首先登上了烏蘇里江邊林木濃密的209高地。209高地至今完好地保存著當年珍寶島沖突時我方的坑道。從高地頂部極目遠眺,已被不斷上漲的烏蘇里江江水所環(huán)抱的珍寶島,清晰地展現在眼前。這個兩頭尖,中間寬,面積只有0.74平方公里呈元寶形狀的小島,像塊碧玉鑲嵌在祖國的東北邊陲。
每隔一段距離,烏蘇里江兩岸便會出現或紅或白的兩色航標。兩國的船只便是根據這些航標隨時“三點成一線”地目測調整,以確保在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本國一側航行。一路向左望去,鄰國的山水盡收眼底,不時看見鄰國的望哨塔、兵營或油罐堆放地。
快艇疾馳半個小時后,緩緩地靠近了珍寶島碼頭。沿碼頭往上十米處便是白色的珍寶島島門,“中國珍寶島”五個金黃的大字赫然在目。
進入島門,一條長僅約20米的筆直小路被命名為“北京路”,另外兩條小道分別被稱為“上海路”和“南京路”。過了北京路后向右一拐,便是珍寶島上邊防軍人的第一代營房。
第一代營房建造于1968年8月,為平頂石質結構,面積僅有20平方米。營房分為左右兩門,兩門處分別留有一幅白底紅字的對聯。左門處的對聯為“以哨所為家/以艱苦為榮”,橫批為“永保邊疆”。右門處的對聯為“身居珍寶島/胸懷五大洲”,橫批則為極具時代特征的“解放全球”。營房正面中間墻上裝有一塊黑板報,其通欄標題為“英雄的寶島”,標題下便是將珍寶島十大戰(zhàn)斗英雄孫玉國、陳紹光等一一排列,十位英雄名冊之旁寫有一首小詩:“多少回風雨上哨,多少回冷月出擊;多少回林中開懷,多少回壕中躍起;伏劍守國門的日子,一行腳印萬千情思!毙≡娭屡溆幸环鶚O有意境的粉筆畫:一灣流水,滿輪明月、幾叢綠意……
于1975年7月建造的珍寶島第二代營房格外醒目。這是一座鋼筋水泥混凝土結構的圓形碉堡式營房,面積為26平方米,分上下兩層。珍寶島上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就矗立這座營房房頂,此外,這座營房頂部還刻有“中國領土不容侵犯”八個紅色大字并架有一口接收無線訊號的“大鍋”。
珍寶島的第三代營房已無緣相見。因為,在第三代營房基礎上,第四代營房已于2000年8月落成。這是一座石頭基礎的兩層磚結構小樓。
緊鄰第四代營房的坡下是珍寶島上的第五代營房。這是一處磚石結構的三層小樓。
三十余年間,珍寶島上五代營房的變遷竟是那樣貼切地體現了各自的時代特點。
隨著高科技守邊控邊能力的不斷提高,今天的邊境巡邏已與以往的巡邏大不一樣。邊境無小事,需要24小時監(jiān)控。過去,我們的哨兵是站在高高的哨樓上,手拿望遠鏡察看邊情,能見度好時觀察的范圍也不過10公里。如今,島上安裝了邊境執(zhí)勤可視系統、紅外線預警系統等監(jiān)控設備,坐在室內就可以通過“電子眼”對邊情實施全天候觀察、分析,一有情況即可快速處置。
雙鴨山軍分區(qū)政委張寶華向《瞭望新聞周刊》介紹說:“如今的珍寶島,包括蔬菜在內的生活給養(yǎng)全部由設在大陸的本部運來,每次送來的給養(yǎng)一般夠消費半個月的。可上個世紀70年代初,島上最先進的設施就是一部風力發(fā)電機。戰(zhàn)士每天吃的主食是高粱米,副食每天都是‘老三樣’——白菜、土豆、大蘿卜。夏天喝的是江水,冬天喝的是雪水加冰水,聽的是信號時斷時續(xù)的收音機。如今,守島部隊不僅從江底接通了電纜,還配發(fā)了價值幾萬元的中型凈水器,面條機、豆?jié){機、冰柜、熱水器等一應俱全!
守島排長夏冰峰告訴記者,現在島上已有多名等級廚師,冬天大家也可以吃上10余種新鮮蔬菜,早餐每人都能吃上一個雞蛋,喝上一杯牛奶,飯后還有一個水果,逢年過節(jié)還要舉行別開生面的燭光晚餐,送上美好的祝福。
“過去官兵巡邏都是徒步。在沒膝深的積雪中前行,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力氣。如果趕上‘大煙炮’天氣,西北風卷起三十多厘米厚的積雪迎面撲來,厚厚的皮大衣也擋不住刺骨的寒風,巡邏完管轄的路段需要一天時間,F在好了,駕駛摩托雪橇巡邏一趟用不了20分鐘。夏季駕駛巡邏車巡邏,就更快捷方便了!鄙陂L講這番話時,臉上一直洋溢著燦爛笑容。
當地的赫哲族語稱珍寶島內河岸邊的地名為“公司亮子”,意為“打仗的地方”。當年打仗的地方,如今已是迷人的旅游勝地。(來源:《瞭望》;趙秀娟 李國利 張寶。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