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3年10月24日 20:57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現(xiàn)場】琵琶大提琴演奏
【解說】10月24日,伴隨著琵琶與大提琴的合奏之音,第十一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以媒為橋促文明互鑒民心相通”平行論壇,在成都拉開帷幕。多位國內(nèi)知名學(xué)者及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圍繞“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力”等話題展開探討。中國新聞社副總編輯張雷在分論壇上致歡迎辭。
【解說】多樣的文明創(chuàng)造了共同的世界。論壇上,與會學(xué)者從歷史、考古、文博等不同角度闡述了中外文明交流可依托的載體和窗口。
【同期】文物外展專家、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原副主任 楊陽
文物交流正是走出國門,展開畫卷,讓世界看見中國,讓世界認識中國。
【同期】知名宗教文化學(xué)者 中國人民大學(xué)原副校長 楊慧林
應(yīng)該從歷史的源頭去理解當(dāng)代中國,從文化的對話去理解文化的自信。
【同期】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邊疆民族與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 研究員 王仁湘
不厭其煩,多多宣傳,讓世界共享。
【同期】北京大學(xué)城市與環(huán)境學(xué)院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韓茂莉
整個世界在發(fā)展的過程之中,從來沒有離開過文化之間的傳播互鑒。不同于以往,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發(fā)生的事情,可以通過當(dāng)代媒體在幾秒鐘之內(nèi),我們在萬里之遙就可以獲得。地理障礙對于世界各地來講,幾乎都不存在。但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文化之間的交流,世界各地之間去認識彼此,卻有一種選擇。
【解說】一直以來,海外華文媒體都是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橋梁。對此多位代表表示,當(dāng)今世界,中華文化深耕于多個國家文明的方方面面。海外華文媒體應(yīng)以責(zé)任心和使命感,推動民間交往,促進文明傳播。
【同期】《日本東方新報》董事長兼社長 何毅云
整個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其實是很強大的,而且可以說是深耕于很多的民族,很多的國家,平時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本你站在十字路口看前、顧后、望左、看右,都有中華料理的影子。酒文化和我們的中華料理,日本是最普及的。而且它到現(xiàn)在還在鼓勵用漢字,我想我們應(yīng)該更有文化自信。
【同期】《芝加哥話語論壇報》社長 張大衛(wèi)
加強中美的民間友好,這是大家一個共同的愿望。而作為華文媒體在這方面我覺得負有特殊的使命,而且有很多的有利條件,我們一定要以很高的責(zé)任心和使命感來完成這樣的事情。
【解說】以媒為橋,促進文明互鑒民心相通,是華文媒體面對的新課題。何為“破題關(guān)鍵”?會上,華文媒體代表也闡述了各自的想法。
【同期】比利時維他命文化傳媒負責(zé)人 劉楊
我們?nèi)A文媒體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來更多的搭一個橋。我們在做近幾年在做文化活動的時候,可能會聯(lián)合尋找當(dāng)?shù)刂髁鞯囊恍┙M織社團,還有包括社區(qū)、政府來由他們來主導(dǎo)。借助他們的力量,就能夠更好地(讓當(dāng)?shù)厝?不戴“有色眼鏡”地來傳播我們想要表達的這些觀點,跟當(dāng)?shù)氐奈幕M行這種對話。
記者 程宇 四川成都報道
責(zé)任編輯:【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