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費”案的政治前因
“特別費”案本身只是一件尋常的司法案件,但是,它自始至終又是一個政治事件,正如臺灣媒體所言,“司法其外政治其內”。就案發(fā)的時間、主涉者的政治背景以及所引發(fā)的劇烈政治風暴等方面來看,其背后顯然有著復雜吊詭的政治操作。
作為市長特別津貼的特別費,馬英九表示他是依照“行政院”規(guī)定去申領,那么多年來,全臺灣所有市長、縣長、“部會”首長,都以此方式申領,為什么只有他一個人被調查、起訴呢?更重要的是,為什么正好是在陳水扁深陷“國務機要費”丑案之際?正好是藍綠陣營醞釀2008年選舉的參選人之際?雖然馬英九“特別費”案引起了一場沸沸揚揚的“特別費”風潮,包括民進黨當局要員在內的多人被檢舉存在“特別費”使用不當問題,但是司法單位為平衡馬英九案起訴呂秀蓮、游錫的同時,為什么獨獨放過同樣有問題的謝長廷、蘇貞昌二人?要知道,謝蘇二人正好是民進黨2008年的參選人。這其中的政治意味自然十分明顯。
2006年8月馬英九“特別費”案起之前,陳水扁正被他的“國務機要費”弊案搞得焦頭爛額。民進黨歷經(jīng)20年積累起來的政治資源已經(jīng)透支,民眾支持率不斷下降,“執(zhí)政”前途日見渺茫;而馬英九作為國民黨的政治明星,廣受支持,清廉形象深入民心,民進黨謝長廷、蘇貞昌、呂秀蓮和游錫“四大天王”無人能敵。最新臺灣民調顯示,對于2008年選舉,支持“馬蕭配”(馬英九與蕭萬長)的民眾達55%,支持“長昌配”(謝長廷與蘇貞昌)的只有32%,另外,對參選人的看好度,認為馬英九能當選的民眾占43%,謝長廷只有20%。
在民眾支持率持續(xù)下跌的同時,“執(zhí)政”的民進黨連接遭到重創(chuàng)。民進黨在2004年“立委”選舉和2005年底“三合一”選舉中失利后,2006年又在號稱“民主圣地”的嘉義“立委”補選中失守,與此同時,各種弊案接連發(fā)生,陳水扁“國務機要費”案更是給了民進黨近乎滅頂?shù)拇驌。在這樣一種巨大壓力之下,民進黨根本無意于正常選戰(zhàn)應有的左右之爭和政綱、政績宣講,而是繼續(xù)施用“旁門左道”之法側擊、偷襲國民黨。在臺灣選戰(zhàn)中,向來候選人互相攻擊的最佳之處是對方的道德缺失,國民黨的歷史并不能證明國民黨是一個有“清廉”傳統(tǒng)的政黨。“一個有缺陷的制度下的可能貪瀆”,這是民進黨攻擊泛藍的機會:你不是清廉嗎?現(xiàn)在就是要把你拉下來,大家都在同一道德水平上,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澳ê隈R英九的清廉形象”,拉抬選情,阻隔國民黨2008年重新“執(zhí)政”的希望。
因此,從選舉政治的角度看,馬英九“特別費”案完全是藍綠對抗的產(chǎn)物。對于泛綠陣營來說,將二案綁在一起的好處是可以“圍馬救扁”,即,如果要為“特別費”案解套,也就連帶要為“國務機要費”案解套,這樣一來陳水扁就可以從這宗貪腐案中徹底脫身。而如果“特別費”案拖延下去,不但可以轉移民眾對“國務機要費”的關注,還可以牽制馬英九,不只讓馬英九無法全心競選,更可以破壞馬英九的形象,使民進黨在2008年能有一搏的本錢。陳水扁很清楚,民進黨如能繼續(xù)“執(zhí)政”,與其相關的一系列司法問題很可能會不了了之,否則,國民黨上臺后肯定會對此進行清算。
二審判決:影響及其可能結果
馬英九“特別費”案兼有司法與政治雙重含義,它的審理結果不僅是對馬英九案的司法交代,可能會推動臺灣改革“特別費”核銷制度,而且還將直接影響到藍綠的備選態(tài)勢、國民黨內部團結進而影響到2008年“大選”的結果。
陳水扁和民進黨原來預期,馬英九被起訴后會因丟掉國民黨主席的位子而被迫宣布退出2008年大選。但是,馬英九選擇以退為進,被起訴后按照國民黨黨章和先前承諾,自請停權,辭去黨主席一職,同時提前宣布參加2008年選舉。此舉使得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激增10個百分點,達到66%的高點。而且,馬英九很快就在2008年泛藍“總統(tǒng)”參選人提名戰(zhàn)中勝出,正式成為2008年選舉的國民黨參選人。民進黨的如意算盤落空后自己反而亂了方寸,被迫提前應戰(zhàn),提前進入黨內參選人的初選,更令民進黨擔心的是,馬英九以無端受“迫害”的悲情繼續(xù)參選,將可能長期保持高民意,拉開與民進黨參選人的距離。
不過,“特別費”案的確牽制住了馬英九。這一案件從一開始就不僅僅是馬英九個人受了多大“制度性冤屈”的司法糾紛,而是關系到泛藍2008年政治命運的政治事件,因為根據(jù)臺灣現(xiàn)行的“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選罷法”規(guī)定,“受10年以上徒刑,尚未確定者,即不得登記為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候選人”。目前臺灣地區(qū)的司法制度實行三審定讞,即馬英九二審被翻盤改判有罪,仍可作“無罪推定”,仍有上訴機會。但是,三審是書面審理,原則上不開庭,而宣判日期也很可能會拖到選后,因此,對照審理日程和選舉日程,12月28日的二審結果雖非終局裁決,但對馬英九能否參選將起到?jīng)Q定性的影響。
二審中,馬英九面臨兩項罪名的指控,一項是一審中被控的“利用職務機會詐取財物”罪(即是否貪污公款挪作私用);另一項是檢察方在二審上訴前加控的背信罪,主要是針對“特別費”領據(jù)核銷的環(huán)節(jié)。這兩項指控在二審中將可能出現(xiàn)以下結果。
第一種是推翻一審的無罪裁定,改判馬英九有罪,且刑期超過10年。在這種情況下,馬英九立即喪失參選2008的資格。而二審加控的背信罪如果成立,馬英九同樣會失去參選資格。對其個人來說是“總統(tǒng)”之路畫上了句號,但對臺灣政壇來說,可能帶來一場難以預料的近身混戰(zhàn),藍綠營可能將進行更為激烈的選戰(zhàn)對決。盡管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日前表示如果馬英九二審被判有罪,國民黨亦有應變之策,但就選舉本身來說,臨時換馬風險巨大,在這個時間、這種情形下再找到一位如馬英九這樣有競爭力、有民意基礎的參選人似非易事。
第二種是馬英九被判有罪,但刑期在10年以下。根據(jù)規(guī)定,這一結果不影響馬英九參選,但由于馬英九無法以無罪之身輕松上陣,因此它對選情的影響最為復雜,最難預料。選民中可能會出現(xiàn)兩極化的反應:或者是部分中間選民對馬英九失去信任,馬英九支持率下降,國民黨票源受損;或者“輸了官司,贏了選舉”,因為馬英九被判有罪,泛藍顯然不服,很可能反過來會激發(fā)泛藍的斗志,不僅實現(xiàn)泛藍整合,形成空前的大團結,而且吸引更多潛在的支持選民。
第三種是維持一審無罪判決。此結果對泛藍自然最為有利,它表明馬英九一二審順利過關,即使有三審,但至少選舉前暫時不會再有比此案更嚴重的司法羈絆,馬英九可以將自己“受迫害”的悲情利用到極致,全力沖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臺灣“高院”定于12月28日的二審宣判在時間上對泛藍的選情有微妙影響。在“特別費”案一審宣判無罪后,泛藍原來擔心,如果二審宣判拖至2008年2、3月的大選前,難以預測的判決結果將對選情造成極大沖擊,泛藍不僅來不及換馬,連及時的因對都有困難。現(xiàn)在“高院”宣布在月底判決,離2008年選舉還有一段時間,對選情的沖擊顯然減輕不少,至少可以如江丙坤所言,國民黨尚有機會作應變之策。
在即將到來的2008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中,國民黨渴望“重新執(zhí)政”,民進黨要“永續(xù)執(zhí)政”,究竟成就誰家的政治夢想,臺灣民眾自然會有自己的選擇。而馬英九能否擺脫“特別費”的司法羈絆,謎底將更快揭曉。(林 紅)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