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處”統(tǒng)計,臺灣去年家庭平均收入最高和最低的差距,超過50倍,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同一天新聞報導(dǎo),政壇正流行“回春團”,紛紛組團赴日本打胎盤素,打一針的價格剛好是窮人家一個月的收入,兩相對照,令人不勝欷歔。
窮人的肚子或許不能和富人的面子相提并論,畢竟有能力的人花錢找春天,是他的本事?勺h的是,有些“民代”去外國打胎盤素,竟然是為了“消化”預(yù)算,拿人民的納稅錢去“養(yǎng)身做臉”,民脂民膏,浪費到這般田地,政治人物還要說這也是“歷史共業(yè)”嗎?
這幾天氣溫驟降,日暮時分,又看到那個經(jīng)常“超載”的婦人,頂著寒風(fēng),弓著身子奮力踩著腳踏車,后面載著幾捆舊報紙,前面吊掛幾包保特瓶之類的回收物,天冷風(fēng)強,一個重心不穩(wěn),差點和一部轎車擦撞,轎車司機探頭罵了幾句,她停下來,不是要和司機理論計較,無視車道如虎口的危險,跑去撿拾掉下來的瓶子,把它看成比性命還重要。
我們的社會底層確實活在“肚子扁扁”的困境中,沒有希望,不知苦日子的盡頭。當(dāng)升斗小民不得不縮衣節(jié)食,有權(quán)勢的人卻罹患“暴食癥”,直到“健康檢查”報告出爐,紅字斑斑,代志大條。胎盤素是否真的可以“回春”,見仁見智,可以確定的是,把“里子”蹧蹋得一文不值,就算仙丹妙藥,再如何修復(fù)“面子”,于事無補。
來源:臺灣《聯(lián)合報》 作者:蔡銘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