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五月六日電 題:臺商尋根中華美食 讓“永和豆?jié){”香飄兩岸
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
“阿嬤手中的石磨慢慢轉,磨出的是豆?jié){,也磨出了圓融的精神,這是中國人的智慧”!拔逡弧秉S金周,勤于在大陸“淘金”的青年臺商林建雄向記者介紹:豆?jié){的“始祖”在中國大陸,大豆在古漢語中稱作菽,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五谷之一。
林建雄的家族赴大陸打拼十余載,努力將臺灣風行的“永和豆?jié){”文化介紹回大陸。在他看來,一路走來,好比是一趟中華美食的尋根之旅。
“中國風、臺灣味、兩岸情”的書法字樣,由中國紅的底色相襯托,這是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的臺資“永和豆?jié){”連鎖企業(yè)的標識之一。自上世紀九十年代“登陸”上海,林氏家族的“永和豆?jié){”如今已在大陸長三角地區(qū)、天津、廣東、黑龍江、陜西、四川等地形成了大規(guī)模的大豆制品產業(yè)鏈及豆?jié){連鎖店。
幾年前,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得知林氏家族在豆?jié){領域為兩岸“搭橋”,曾欣然題詞勉勵。林建雄指著墻上“中華美食”四字墨寶告知記者:豆?jié){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相傳在漢朝初年,劉邦的兄弟劉安為了孝順病中的母親,發(fā)明了這種口服的補品,經過千年傳承,如今科研證實,豆?jié){的確有“食療”效果。
在寶島風靡的“永和豆?jié){”概念,最初形成于臺北縣永和市的眾多豆?jié){攤位,且與半個多世紀前大陸赴臺的老兵有著不解之緣。林建雄說,雖然自己沒有老兵那樣的經歷,但自己的家族同樣擁有在一九四九年前后自福建遷徙來臺的體驗,濃濃的思鄉(xiāng)情,讓家人對豆?jié){情有獨鐘。
兩年前,林氏家族的“豆?jié){尋根之旅”大膽落子黑龍江,他們希望培育、精選“出漿率最高”的上等大豆,在當?shù)亍疤て畦F鞋”后最終如愿。
林建雄說,他們家族是最早獲得在大陸“西進”、“北伐”先機的臺商,“永和”由此一躍成為在中國大陸“最北端”投資的兩大臺資企業(yè)之一,另一家則是統(tǒng)一集團。據介紹,目前“永和”旗下的大豆生產基地已在佳木斯市的同江地區(qū)初現(xiàn)雛形。
就在“永和豆?jié){”積極布局大陸的同時,作為擁有馳名商標的臺商代表,林建雄還在潛心研究維護品牌形象。他披露,融入、推動大陸對臺商企業(yè)的知識產權保護進程,依法向假冒偽劣“宣戰(zhàn)”,已成為企業(yè)發(fā)展的一項新思維。
“豆?jié){、豆奶、豆腐、豆酥……一樣都不會少”,暢想“永和豆?jié){”的未來,林建雄說,大豆所有的衍生產品都是企業(yè)研發(fā)的目標。他矚望:有朝一日,讓傳統(tǒng)的豆?jié){飲品能成為“中國人的咖啡”或“可樂”,不僅躋身國際市場,還能緊貼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的商機。林建雄說,在兩岸直飛的包機上,臺灣朋友邊喝“永和豆?jié){”邊暢想奧運,那將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