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熊輝:“冷門”的非遺對外翻譯,何以讓中國文化上“熱門”?
(東西問)熊輝:“冷門”的非遺對外翻譯,何以讓中國文化上“熱門”?
中新社哈爾濱5月31日電 題:“冷門”的非遺對外翻譯,何以讓中國文化上“熱門”?
——專訪中國譯協(xié)會員、東北林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青年骨干教師熊輝
中新社記者 史軼夫
用英語唱赫哲族伊瑪堪、講依蘭民間故事、解說望奎皮影戲……“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英譯”課程作為中國非遺對外翻譯工作的代表之一,引起了業(yè)界和外國民俗研究專家的重視。
翻譯是高質量文明互譯的前提,“冷門”的非遺對外翻譯,何以讓中國文化上“熱門”?如何以此為媒講好中國文化“公開課”,融入世界文化生態(tài)圈?中國譯協(xié)會員、東北林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青年骨干教師、“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英譯”課程授課教師熊輝,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對此進行解讀。
現(xiàn)將采訪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黑龍江非遺文化有何代表性?“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英譯”課程有哪些內容?
熊輝:中國非遺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也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向世界講好中國非遺文化“公開課”,是講好中國故事、加強中外交流的新路徑。
我的家鄉(xiāng)是中國東北邊疆省份黑龍江,聚居著滿族、達斡爾族、赫哲族、鄂倫春族等53個少數(shù)民族,擁有多種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黑龍江省入選聯(lián)合國非遺目錄2項、國家級非遺42項、省級非遺429項等,彰顯了龍江地域特色、“黑土文化”傳統(tǒng)和民族融合團結的精神內涵。相對于中國其他地區(qū),黑龍江省北接俄羅斯,西連蒙古國,南通朝鮮,在此生活的赫哲族、達斡爾族等少數(shù)民族都有歐陸遷徙的民族歷史,中華文化與異域文化在此交融,相得益彰。
在這一背景下,我開設了自主創(chuàng)新課程“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英譯”,旨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非遺文化。這門學問非常有趣,講授的非遺項目涉及龍江民間文學、民間手工技藝、民間舞蹈、民間音樂、戲曲和曲藝六類,重點介紹赫哲族伊瑪堪說唱、達斡爾族烏欽說唱、依蘭民間故事、赫哲族魚皮畫、赫哲族嫁令闊、望奎皮影和達斡爾族魯日格勒等,在翻譯理論和實踐基礎上,讓學生學會用翻譯技巧英譯非遺文化。
中新社記者:用英語唱赫哲族伊瑪堪、講依蘭民間故事、解說望奎皮影戲……在“土洋”結合、中西合璧的非遺外譯工作中有哪些難點?有何應對策略?
熊輝:走進非遺,了解非遺,是做非遺外譯的第一步。“土洋”結合、中西合璧這兩個詞聽起來難,做起來更不易。主要是因為中西文化差異太大了。這種差異性由地理位置、經濟基礎、思維模式等原因造成。因此,非遺外譯首先要了解中國文化內涵。這期間,即使是中國譯者仍要克服很多語言障礙。比如,望奎皮影戲用東北方言唱詞,赫哲族伊瑪堪用瀕臨滅絕的赫哲語講唱。這需要發(fā)揮團隊作用,合作翻譯。譯者要與非遺傳承人、非遺保護單位合作,先以漢語為媒介進行有效的語內翻譯,保證語際翻譯的準確性。以上翻譯原則,從西方的民族志翻譯工作中能有所借鑒。
第二步就是語際翻譯,涉及中文與外文轉換。其間,譯者首先要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如果想在譯文中保留原汁原味的異域風情,就要選擇異化翻譯策略,而如果想讓目的語的讀者更好理解原文、產生更大共鳴,可以選擇歸化翻譯策略。其次,恰當使用翻譯技巧,可以優(yōu)化非遺外譯的傳播效果。在翻譯文化負載詞時,適當增譯與加注可以幫助西方讀者更好理解。如外譯赫哲族人的生活與居住情況,會遇到像“木刻楞”“土炕”“篦子”“馬架子”這樣的特色詞語,增加注釋與圖片等信息,能夠給西方讀者較直觀的闡釋,實現(xiàn)更佳傳播效果。
中新社記者:非遺外譯工作何以擔當“東學西漸”的橋梁?為何說“翻譯非遺”也是“翻譯中國”?
熊輝:季羨林先生曾這樣評價翻譯的意義:“翻譯工作是跨學科、跨部門的,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振興中華的事業(yè)中起著不可替代的橋梁作用。”近代以來,中國人“西學東漸”靠的就是翻譯的橋梁。如今,這座橋梁同樣在“東學西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漢族傳統(tǒng)文化的體現(xiàn),也是其他少數(shù)民族文化多樣性的體現(xiàn)。非遺外譯工作不僅可以充當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翻譯官”,也可以作為展示中國國家形象、少數(shù)民族文化魅力的“外交官”。因此,“翻譯非遺”也是在“翻譯中國”。
羅曼·雅各布森將翻譯分為語內翻譯、語際翻譯和符際翻譯三類。非遺外譯的第一步是以漢語為媒介,對少數(shù)民族語言和漢語方言進行語內翻譯,再以外語為媒介進行語際翻譯。由于非遺項目視聽性強的特點,還要涉及視聽符號和文字符號之間相互轉換的符際翻譯。雖然非遺項目有明顯的中國特色,但人類的情感和認知具有共通性,再加上翻譯策略與翻譯技巧的運用,很多非遺外譯難點還是可以克服的。
中新社記者:以非遺對外翻譯為媒,向世界講好中國非遺文化的“公開課”,目前收到了哪些反響和成果?
熊輝:對這門學問的反響首先來自學生。不僅英語系的學生喜歡上這門課,很多非英語專業(yè)的工科生、理科生同樣感興趣。從2019年開始,我先后帶領四支學生團隊完成黑龍江省非遺和少數(shù)民族文化調研的暑期社會實踐項目兩項、中國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研究項目兩項。今年,我又帶領學生參加“用外語講中國故事”優(yōu)秀短視頻作品大賽、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lián)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
無論在中國還是國際上,中國非遺文化一直是人類學家、民俗學家的研究熱點,但“翻譯學+非遺”的跨學科研究范式比較少見。我作為課題主持人開展的“黑龍江三江流域少數(shù)民族文化典籍英譯研究”,引起了中國教育部和外國民俗研究專家的關注。2018年,在美國訪問學習期間,我的研究成果曾分享于俄亥俄州立大學訪問學者論壇,并得到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系主任,知名漢學家、民俗學家,馬克·本德爾教授的贊賞。在美交流期間,我走進美國高校課堂,介紹、示范、表演中國的皮影戲和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更多的美國學生了解、喜愛中國文化。
中新社記者:如何通過高水平的非遺對外翻譯,推進高質量的東西文明互譯?
熊輝:首先,要培養(yǎng)非遺外譯的研究團隊和高水平的翻譯人才。與應用翻譯比較,非遺對外翻譯屬于冷門翻譯,目前關注度還不高。因此需要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各級學會的政策引導與支持,并投入項目經費促進論文、譯作、專著等成果產出,此外還需要高校加強翻譯人才培養(yǎng),比如課程群落建設、翻譯基本功培養(yǎng)、價值觀引導、組辦賽事等等。
其次,要探索非遺外譯長期而有效的翻譯模式。這可以是自上而下的翻譯模式:各級政府+非遺傳承人+翻譯團隊+審校團隊,產出的譯作質量往往很高。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翻譯模式:民間散戶譯者+非遺文化愛好者,產出的譯作雖然質量不高,但起到了宣傳非遺的作用,有利于非遺翻譯氛圍的建立。再次,要促進非遺外譯的學術討論。正所謂“譯論興則譯事興”,很多翻譯研究的前沿理論,如生態(tài)翻譯學理論、民族志翻譯學理論、數(shù)字人文理論、視聽翻譯理論等,都可以應用于更有深度、廣度的非遺外譯研究中。
中新社記者:“冷門”的非遺對外翻譯,何以讓中國文化上“熱門”,融入世界文化生態(tài)圈?
熊輝:中華文明一脈相承、博大精深,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厚重、百花齊放,僅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就有7項,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代表。伴隨中外文化交流日漸深入,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對中國非遺文化產生興趣、心向往之。非遺對外翻譯原本是冷門學問,但以此為橋梁有助于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成為“熱門”,進而推動非遺對外翻譯工作不斷成熟。這一冷一熱的轉換,源自中國文化的無窮魅力和強大引力,中國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生態(tài)圈是自然也是必然。語言與距離不應成為中外文明交流的障礙,高質量的非遺對外翻譯可以讓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愛上中國。(完)
受訪者簡介:
熊輝,女,1981年2月生人,中國譯協(xié)會員,東北林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青年骨干教師,“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英譯”課程授課教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中國文化典籍英譯,作為課題主持人開展的“黑龍江三江流域少數(shù)民族文化典籍英譯研究”,引起中國教育部和外國民俗研究專家的重視。
相關新聞:
文化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16日 10:39:07
- 2025年01月16日 10:23:16
- 2025年01月16日 07:34:29
- 2025年01月15日 15:28:54
- 2025年01月15日 12:51:12
- 2025年01月15日 12:45:06
- 2025年01月15日 10:27:15
- 2025年01月15日 09:44:06
- 2025年01月14日 11:47:39
- 2025年01月14日 1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