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劉光源: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全球將如何應對?
中新社北京6月26日電 題: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全球將如何應對?
——專訪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光源
作者 徐雪瑩
6月12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開始試運行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設備,并計劃在今年夏天正式開啟核污水排放。盡管遭到中國、韓國等鄰國及日本漁業(yè)團體、部分地方官員強烈反對和質疑,日本政府依然一意孤行。
香港特區(qū)是日本農林水產最大出口地,日本強推核污染水排海在香港也引發(fā)強烈反響。特區(qū)政府接連發(fā)聲批評日方自私行徑,強調必要時將擴大對日進口限制;多批市民團體赴日本駐港總領館前抗議,譴責日方行徑害人害己;近日一項民調顯示,一旦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近三分之二的香港市民表示將減少購買日本進口食品,逾五成香港市民將減少赴日旅游。
日本福島核污染水處置關乎全球海洋環(huán)境和公眾健康,日本政府聲稱的“處理水”真的達標可排嗎?核污染水排海將對全球產生何種影響?國際社會應如何應對?近日,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光源,對此進行解讀。
現(xiàn)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特派員先生近日在《南華早報》發(fā)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就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危害做了充分詳細的闡述,嚴厲譴責日方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自私行徑。請問福島核污染水究竟有什么危害?日方所謂“處理水”是否真的達標可排?
劉光源:福島核污染水直接與核事故中熔化的反應堆堆芯接觸,含有60多種放射性核素,很多核素尚無有效處理技術,部分長壽命核素可能隨洋流擴散并形成生物富集效應,將給海洋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造成難以估量的危害。據報道,近期在福島核電站港灣內捕獲的海魚體內放射性元素銫含量超過日本法定標準180倍,令人觸目驚心。
至于日方凈化裝置是否可靠,日方單方面為其“多核素處理系統(tǒng)”蓋上“合格章”,聲稱“處理水”達標可排,但有關核污染水凈化裝置的有效性和成熟度始終未經第三方評價或認證,且近年來接連發(fā)生漏水、濾網損壞等問題。日方自己公布的數據也顯示,70%以上處理后的核污染水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仍超出排放限值,自揭其短、自證其偽。而且,日方始終未能拿出系統(tǒng)全面的核污染水排海環(huán)境監(jiān)測方案,目前的監(jiān)測范圍小、點位少、頻率低,難以及時發(fā)現(xiàn)超標排放等異常情況。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多次警告,在處理技術得到完善之前不應排污入海。如果所謂“處理水”真的達標可排,日方為何不直接向國內排放?
中新社記者:除了排海,福島核污染水還有哪些處置方式?
劉光源:日方專家曾提出包括地層注入、蒸汽排放、氫氣排放、海洋排放和地下掩埋等多種核污染水處置方案,排海絕非最優(yōu)解。第三方專家早已指出,排海在技術上落伍、在倫理上失德,但日方仍以土地不足為借口,在沒有充分論證其他方案的情況下,強行決定將核污染水向海洋一排了之。日方這種極端自私、極不負責的行為不僅威脅全人類健康安全,更會讓日本進一步失信于國際社會。
中新社記者:日方將核污染水排入海洋,會對全球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帶來怎樣影響?
劉光源:目前福島核事故產生的核污染水高達130多萬噸,每天還新產生約100噸,預計向海洋排放時間將長達30年之久。研究表明,自福島核污染水排海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qū)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因此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全球性危害不容小覷,但日方迄今未就排海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食品安全和公眾健康造成的影響提供充分科學證據。有香港專家早前接受采訪時表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會導致重金屬輻射性物質隨食物鏈傳遞至其他生物,若人類進食可能引發(fā)基因突變和細胞病變,嚴重或造成血癌等疾病。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中新社記者:國際法對日方有何要求?日方如何回應利益攸關方和國際社會關切?
劉光源:日本強推核污染水排海是知法犯法,違反一系列國際法義務。根據國際法和《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規(guī)定,日方有保護和保全海洋環(huán)境的義務,應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其管轄或控制的活動不致使其他國家及其環(huán)境遭受污染,并應履行充分協(xié)商、評估和監(jiān)測環(huán)境影響等義務。遺憾的是,盡管中國、韓國、俄羅斯在內的日本鄰國以及太平洋島國等利益攸關方已反復公開對日方表達嚴重關切,但日方從未向有關方面作出科學、可信的說明,對關鍵數據更是閃爍其詞,違反了“國際合作”的國際法義務。
日本作為《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倫敦傾廢公約》等國際公約的締約國,本應切實履行保護和保全海洋環(huán)境等國際義務,以負責任方式處理核污染水,但其完全漠視排污行為跨境損害,執(zhí)意作出向海洋傾倒放射性廢物的決定,違反了“不損害國外環(huán)境”的國際法規(guī)則。
130多萬噸、包含60多種放射性核素的核污染水排海,存在極大風險和不確定性,日本理應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盡可能防止、減少環(huán)境損害,但其選擇了最不負責的方式強排入海,這違反了“風險預防”的國際法原則。
日方早在2022年7月22日即正式批準了排海方案,多次宣稱不會推遲排海,表明其從未真心與利益攸關方開展充分、善意的協(xié)商,也從未真正重視國際原子能機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事實上,日方同機構工作組確定的授權頗為有限,沒有評估排海以外的其他更安全穩(wěn)妥的處置方案,也沒有評估排海對海洋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的長期影響。此外,原子能機構職責僅限于促進原子能和平利用、制定安全標準,并不包括批準或審核排污行為。該機構技術工作組的評估不能免除日本與有關國家協(xié)商、環(huán)評監(jiān)測、保護海洋環(huán)境等一系列國際法義務,絕不是日方將核污染水大肆排海的“許可證”和“護身符”。
中新社記者:針對日方執(zhí)意推進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國際社會應如何應對?
劉光源:海洋是全人類的“寶藏庫”,不是日本自家的“下水道”。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關全球發(fā)展與安全,國際社會應團結起來,堅定站在正義一邊。我們愿同國際社會一道,敦促日方忠實履行國際義務、認真對待各方關切,停止強行推進排海計劃,切實以科學、安全、透明的方式處置核污染水并接受嚴格國際監(jiān)督,避免將核污染風險轉嫁至全人類,不要讓福島核事故的傷痛延續(xù)至全人類子孫后代。(完)
國際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10日 13:42:09
- 2025年01月10日 13:04:29
- 2025年01月09日 16:54:08
- 2025年01月09日 11:57:07
- 2025年01月09日 10:03:09
- 2025年01月09日 08:45:51
- 2025年01月09日 08:23:36
- 2025年01月08日 15:44:53
- 2025年01月08日 13:03:59
- 2025年01月08日 11:20:16